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3.02 與我同舟──渡過重症風浪

  • 主題:亦樂亦藥
  • 期數:315(2015年5月)
  • 作者:林雅庭
這個訪談的目的是希望讀者得到祝福,也能將祝福帶給他們所照顧的病患,或是病患的家屬。希望聽者在音樂裡感受到醫師創作的同理心,因此接受處方裡滿有恩典與真理的耶穌。──珊珊醫師
 
與我同舟

「隨著浪的節奏,搖晃在海中,不怕海震盪,我破小的浮舟,因為你與我同舟」。播種音樂(Sowing Seeds Music)以一貫淺白易懂的歌詞、簡約的旋律,唱出人生如行船,總會偶遇暴風雨;儘管如此,耶穌也總是坐在我們的船上。在編曲上,混音使用鋼琴的漸強、漸弱突顯左右聲道互相呼應,製造船在水面搖晃的印象。
 
今年三月,播種音樂帶著第八張福音專輯《與我同舟》來台,展開為期九天二十場的巡迴演唱,從老到小,從高等學院到監牢獄所,這首同名收錄曲都能成為聽眾的安慰,因為生命不論任何年紀、階層,都有經歷風暴的時候,都需要一個比自己更能信任、更加牢固的依靠。
 
這首歌的靈感來自詞曲創作人,同時也是美國爾灣開業醫師黃珊珊,在自身教會的經歷。去年七月,教會備受愛戴的日本籍青年牧師突然猝死在自家浴室。一個滿有愛心、致力栽培年輕人的領袖突然離世,此般無可預料的噩耗重重震撼了全體會友,他們彷彿經歷一場暴風。
 
於是珊珊醫師開始寫這首歌,一開始只完成了前面幾句歌詞:「在暴風中,在狂雨中,你走進我的生命中,在我心中劃出彩虹,要我等候晴空」。以低沉的和弦開頭,前奏暗示著海象的不平靜,一如她和教會身處的困境。然而琴聲如潮,提琴如風,載著沉穩的歌聲唱出堅定的交託。
 
回到現實,失去心愛之人的憂悶卻不是那麼容易釋放。心裡想要痛哭,理智卻申明人生原本搖擺不定,因而無法發洩情感,只知道上帝要她等候,作曲也只好擱在半路。
 
其實珊珊醫師喜歡一口氣完成一首歌,「我通常是忽然有感動,腦中先冒出一段旋律和歌詞,然後從之延伸,盡力把當下的激動和畫面描述出來。」不過也有這樣遇到阻塞的時候。這首歌被擱置到十二月,教會襲來另一波風暴。當時教會的敬拜團團長相繼離開,眾人的期待轉到珊珊醫師身上。可是她自認,雖然會寫福音歌曲,要帶領詩歌敬拜還是多顯不足;要一邊自己敬拜,又一邊帶領別人敬拜,實在太難。
 
緊張與害怕喧嘩著,她覺得自己不但遇到暴風雨,而且正處在海上一艘「破小的浮舟」。珊珊醫師為她的教會心痛,但也知道耶穌就在船上,等他「斥責那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住,平靜了。」(路加福音八章24節)。於是歌曲的第二段加入鼓和吉他伴奏,將旋律載向更高潮,歌聲也逐漸透露更多喜悅之情,唱出:「在絕望中,在失聲後,你吹氣進入我肺中;讓我能夠,再次行走,再次揚帆掌舵」。
 
上帝在照顧你
 
「這次巡迴更新了我要透過音樂服事上帝的誓言」,這趟旅程中珊珊醫師發現播種的音樂實際成為多人的祝福。
 
有護理師將台語專輯《上帝在照顧你》送給不接受福音的病患,兩年後他的腫瘤復發回到醫院,再聽福音就信了耶穌。受洗四天後,播種音樂正好到該醫院演唱,珊珊醫師聽說了他的故事,就把握機會前去探訪,還一起在病房裡唱了《至好朋友就是耶穌》。
 
同樣的祝福也穿出醫院的牆,進入市井小民的生活,例如播種音樂的同工就在台中巧遇一位計程車司機,他在車上撥放兩年前購買的《上帝在照顧你》專輯,藉此傳福音給講台語的老人家。
 
「你的身,你的心,你的靈,你的痠痛無奈都給上帝,讓祂來醫治你」。播種音樂的幕後還有很多故事可說,未來也有更多故事要寫。亦樂亦藥,不是音樂可以治病,而是透過音樂來陪伴、撫慰人心,讓音樂帶來喜悅,讓喜悅成為良藥,使音符所乘載的福音得到最大催化,真正翻轉、拯救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