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21.11.08 疫情使人謙卑 學習與病毒共存

  • 主題:專題
  • 期數:385(2021年11月)
  • 作者:蔡孝恩
2020年一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後,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今年五月中旬台灣爆發本土疫情,至今累積確診人數有16337人,累積死亡人數有846人。疫情期間,參與院內協調工作的新竹臺大分院急重症醫學中心主任蔡孝恩醫師,分享這一年多來投入防疫工作的心路歷程。

回顧2003年,台灣爆發SARS疫情,當時我只是一個七年級的實習醫師,能力有限、心中感到相當徬徨。時隔17年之後,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即便記取當年的教訓,臨床能力也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心中仍然忐忑不安。面對新世紀黑死病般的新冠肺炎疫情,急重症中心責無旁貸,眼前雖然有許多未知的挑戰,我們仍然願意勇於面對並承擔責任!

防疫要做好  靠全院團隊合作


防疫工作不能光靠某一個人單打獨鬥,必須靠全院醫護同仁跨團隊合作!本院的急重症中心雖然只是醫院其中一個「功能中心」,負責協調評鑑品質的蒐集與跨單位科部平台的溝通,扮演醫療機構運作當中的小小螺絲釘。但是,在醫院針對疫情成立「防疫會議平台」後,整合調度加護病房端的人力與資源,內外科醫師、護理部、呼吸治療師等團隊,大家參與其中全力以赴。我們參與籌劃COVID專責加護病房,也協調非COVID加護病房,承擔額外的醫療壓力,包括:制定許多新版的院內收治、院際轉院、院內轉送的作業流程、準備相關訪查評鑑會議,因應專家建議進行改善加護病房動線與硬體工程等。

疫情期間,我們看見人性的軟弱,可以理解少數同仁因為恐懼而選擇逃避,但是我們也看到許多醫護同仁勇敢面對恐懼,勇於承擔。收治照顧COVID專責加護病房或隔離病房的病人,不會是單一科別或某些人的事情,各科部的醫護人員必須一起投入照護確診者的工作。遇到認知不同而衝突的時候,更要有智慧與眼光,藉著跨科別的防疫會議平台去協調討論和調度人力資源,並訂立一些合理的規範與SOP。當大家願意勇敢面對心中的徬徨與恐懼時,靠著團隊合作並自動自發,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能齊心戰勝疫情。疫情期間,在醫療業務主動降載的情況之下,勇於參與輪值專責病房及專責加護病房的醫護同仁,他們的收入和健康也能獲得很好的保障。感謝上帝的看顧與保守,讓院內醫護同仁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防疫工作。

上帝保守醫院平安渡過危機

三級警戒期間,雙北疫情持續升溫,當時北部醫療量能吃緊,中央啟動了「北病南送」政策,有部分確診者被送來本院收治,我們因著一年多的籌畫準備,收治照護這些確診病人算是游刃有餘。

醫護同仁除了必須診治照顧病人之外,也害怕自身染疫、把病毒帶回家而影響家人。因此,院內具有相關接觸風險醫護同仁每週都必須進行抗原快篩。曾經有些同仁快篩陽性,就崩潰嚎啕大哭;再去做一次PCR核酸檢測陰性後,心頭大石才落地。久而久之,大家就會知道快篩有偽陽性的機會,再也不會因此焦慮緊張,進而能宣導教育民眾相關信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年初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事件,當時在學校任教的妻子因此被匡列隔離兩個禮拜,自己必須帶著孩子去住防疫旅館。經歷這件事情之後,讓我更能深刻體會群眾面對疫情的懼怕和恐慌。在擔任由胸腔內外科、心臟內外科組成的「專責加護病房聯合照護團隊」成員期間,我更整理了一個小行李箱放在後車廂,隨時有入住防疫旅館的心理準備。感謝上帝的保守與看顧,讓醫院與團隊可以有驚無險的平安度過這次疫情危機!

禱告小組彼此扶持代禱

疫情期間,加護病房的探視暫停只能透過視訊或語音的方式讓外頭的家人關心住院親人的狀況。我們除了盡力診治照顧病人之外,也要定時用電話跟家屬說明病情進度,藉此安慰家屬擔心、焦急的心情。對於一些危急臨終病人,面對家屬無法見最後一面的遺憾,我們除了讓家人用遠距視訊的方式代替當面的陪伴,團隊也會代替家屬,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疫情之前,醫院「葡萄樹團契」都會進到病房關懷病人及家屬,為他們禱告祝福。疫情爆發之後,就採用「線上禱告會」,以視訊的方式聚集一起分享與禱告:大家會事先列出代禱事項,把需要一一帶到上帝面前,例如:為個人的需要、為病人及家屬的狀況,以及為醫院的防疫工作禱告等。此外,我們也透過禱告小組凝聚大家的心,彼此扶持與鼓勵,盼望神的話語能夠成為每位醫護同仁的支持與幫助。

靠主作剛強人 把憂慮卸給神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最後,我用腓立比書4章6節跟大家勉勵,期許自己及每位醫護同仁都能靠主作剛強人。這一年多來,疫情不僅讓我們看見人性真實的一面,也幫助我們更多學習謙卑的功課,並且透過禱告把憂慮卸給神。目前台灣疫情雖然逐漸趨緩,未來疫情會如何發展還是未知數,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將成為民眾生活中的常態,我們仍然必須帶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學習與病毒共存。從歷史當中的瘟疫以及現代的新冠肺炎流行借鏡,我們知道瘟疫蔓延當中,來自人們恐懼貪婪自私的行為,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彼此傷害;醫療只能做一部分工作,然而撫慰人心、讓人們彼此相愛而願意在患難中互相扶持,也只有更大的醫生──耶穌基督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