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23.03.09 看見需要的另類醫師生涯規劃(下)

  • 主題:專題
  • 期數:393(2023年3月)
  • 作者:陳恒德
臨床藥理開展  參與藥政

回台半年前,心想許多人可能不明白這些年來我學了些什麼,因此寫一篇「自述在美學臨床藥理且即將返台服務」的文章,投稿台大校友會刊景福醫訊。文章於我返台前一個月刊出,正好被當時衛生署藥政處蕭美玲處長看見,我一回台,即寫信託鄧教授找我。第一次見面長談兩小時,了解國內藥政問題千頭萬緒,處長力邀我為藥物審議委員會委員,感動如此被知遇,就此和藥政管理結下不解之緣。往後數年,推動多項藥政計劃:如在台大輔導臨床試驗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和前署長侯勝茂教授一起推動五大醫學中心籌組聯合人體試驗委員會(JIRB),推動台灣國際醫藥品法規協合會(ICH-T)10年計畫,1998年舉辦藥品信息協會(Drug Information Association)台北國際會議「亞洲臨床試驗最新進展」並客座主編一亞洲專輯等。

回台大醫院4年內,推動藥物諮詢網絡系統(CCIS)、門診合理用藥在線查詢,參與藥事委員會及倫理委員會,為進藥把關及輔導新藥臨床試驗,也負責醫學院藥理學小組教學等工作。研究上,則和前副總統陳建仁教授、今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醫師建立分子流行病學實驗室,研究多種癌症致癌感受性,順利升上副教授。雖然個人不計較為全院服務並無個人績效獎金,經過4年努力,始終未能擺脫一人一科的窘境,而「合理用藥」在當時的健保制度下,並無法為醫院創造績效,常得靠自己辛苦地同時維持三個研究計畫來聘請實驗室及行政助理。那知今日總額預算制度下,績效太好竟可能反倒讓醫院賠錢。
 
再度揮別台大  成立醫藥品查驗中心

1997年行政院產業策略顧問會議(SRB)建議衛生署應於1年內儘速成立一嚴謹的法規審查單位,以健全新藥研發相關法規,並提供生技製藥業法規諮詢,我也參與籌備工作。有鑑於全球生技製藥的活力和美國FDA審查法規科學的嚴謹,籌備委員一致認為此乃提升台灣新藥研發、審查的關鍵機制,蕭美玲技監兼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代執行長,再度邀我和她共創新局,更有美國FDA資深官員陳紹琛醫師為首席顧問回台指導,個人也認為此乃另一階段學習與貢獻所學的絕佳機會。畢竟多年走來,我深深體會路在上帝手中,人生際遇或有不盡如意之處,但往往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路望到底的安逸人生路,對我反倒缺乏挑戰。能捨才能得,不再緊抱臨床醫師的「一技之長」,「無技之長」更是海闊天空。誰知今日冷門小科,明日是否炙手可熱?

1998年9月,大膽再度揮別台大。從無到有,查驗中心人員業務快速成長,視野開闊受各界重視,2013年借調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醫務長時,已達200人(2022年已達300人),其中醫師27位,碩士42位,博士35位,一個高水平的法規科學團隊,隱然成形,領先亞洲各國。許多新興議題如中藥新藥先導性臨床試驗、基因及幹細胞治療、基因晶片、生物相似藥品,如何以銜接性試驗評估接受國外臨床數據,藥品上市後不良反應再評估,基因體及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疫苗計畫、機電醫材計畫、奈米計畫,健保藥價及給付規定之醫藥品科技評估(HTA,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乃至SARSH5N1致命流感爆發之快速藥品審批、台灣主導之亞太(APEC)法規科學網絡會議、成立「兩岸醫藥品合作推動辦公室」、成立台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TAIRB),個人及查驗中心皆扮演受國內外矚目之重要角色。

感謝上帝,2006獲國際藥品資訊協會(DIA)「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2011年獲衛生署三等獎章表揚。配合政府台灣FDA組織再造及生技起飛鑽石計畫,將在更多國人及政府監督下,肩負重要促進公共衛生和產業發展任務。
 
生技產業起飛  轉進生技整合育成中心

台灣曾以生技產業為「兩兆雙星」重點產業之一星,可是推動多年成果卻不如預期。近年來遂有於科技部下成立「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2C,Supra Integration and Incubation Center)跨部會計畫辦公室之倡議,邀請前羅氏藥廠臨床研發副總裁蘇懷仁博士為首席顧問指導。概念為把台灣學研界能量及政府資源視為一個「虛擬中型生技藥廠」,以SI2C為其跨領域之專業經理團隊,進行人才培育、價值鏈輿圖分析、計畫選題、審查、目標產品概況(TTP, Target Product Profile)里程碑設定、專案管理、輔導產業化育成和國家生技科學園區內容規劃等。2013年,我自查驗中心借調至中研院為SI2C醫務長,負責新藥部份,重新建立團隊,摸索上路,似乎又面臨當年建立查驗中心之挑戰,但亦只有「過河卒子,奮力向前」,2016年正式任職中研院,也曾階段性代理中研院生技育成中心執行長,參與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籌備。

2018年,我又回任查驗中心任特聘研究員經驗傳承,持續20年任健保署藥品專家諮詢委員與多項新藥研發計畫指導與評審,主持衛福部各司署委託之政策HTA計畫,在台灣新冠肺炎疫苗研發中,以當年SARS經驗查驗中心內部建言,推動「CDE Can Help」於疫情相關診斷試劑、藥品、疫苗法規諮詢與EUA審查,扮演關鍵角色。盼望在台灣需要的地方,能盡上自己一分力量。
 
傳統醫師生涯挑戰

醫師曾是社會的精英、先知與良心,理應懷抱熱血心腸的使命感,以理性、專業回應人生苦難與社會脈動。曾幾何時,因社會民情及健保所衍生之醫療環境丕變,許多醫師面臨以往價值觀的解體。選科非看興趣或人民健康需求,健保給付、生活品質、執業風險、收入反倒成為重點。為了維持以往既得的收入,許多醫師超時、超量工作,犧牲應有的醫療及生活質量。健保的給付,左右了醫療生態、自主性,甚至自毀形象,走上街頭抗爭。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誇大營銷廣告、藥價黑洞、不當收受廠商招待,彷彿呼應了日劇「白色巨塔」的劇情。隨著醫師人數的不斷增加及健保赤字帶來的資源緊縮,傳統醫師的角色的確是榮景不再。但危機即是轉機,許多醫師開始涉入不同領域,做「另類生涯規劃」。
 
回首來時路  感謝上帝帶領

2013年30週年同學會時,許多同學戲說我是否「當官」去了!其實不然;個人的「另類生涯規劃」並非刻意安排,只是秉持理想,掌握核心知識,無懼於挑戰,一步一腳印,路自然水到渠成的開展於前罷了。2009年,女兒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學、碩士,進入康乃爾大學博士班,2013年進入矽谷Google任電腦人工智慧軟體工程師、Waymo自駕車程式設計;兒子2018畢業於南加大牙醫學院開始執業。

2009年我正式邁入「空巢期」,也更多投入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TCMA)各樣事工,如八八風災阿里山以教會為中心的醫療、心靈及社區重建工作(詳見http://www.tcma.org.tw/163),擔任國際基督徒醫師、牙醫師協會(ICMDA)東亞區(中、日、韓、蒙古、香港、台)秘書長及董事志工。個人當年一念之間的動向抉擇,影響了下一代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值此新冠肺炎全球經濟衰退、兩岸快速開放交流競合、生技醫藥產業大環境轉變之際,也希望個人的經驗能鼓勵更多有心人勇敢抓住契機,以另一種角色,完成「看見需要合理用藥的跨界創意人生」的自我期許,回應社會的需求及上帝的帶領。
 
退休新篇章  屬靈的人生目標宣言

2022年5月31日我已65歲自查驗中心屆齡退休,參考華理克牧師「標竿人生」一書,多日思考後寫下屬靈的人生目標宣言:「我的人生目的動機是為榮耀神,我的目標是品格學像基督,我的使命是家族歸主與傳承,我屬靈的家就是教會,我的事工是醫療與傳道,以知情識趣健康赤子心過一生」,以此為擴展神國、目標導向平衡的未來人生規劃。當然到美國去抱兩個可愛的外孫、陪伴與照顧95歲的父親是一定要的。我會繼續在台大醫院兼任看內科門診、多校授課,也常回我專業的家—查驗中心為CDE學苑講座專家繼續幫忙與傳承法規科學精神,參與教會建造、醫療傳道服事,得便再以短文寫許多人生精彩故事分享。「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章3-5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看見需要的另類醫師生涯規劃(上)】請參閱
《路加》雜誌第392期11P.

網站:http://www.ccmm.org.tw/page/article/show.aspx?num=1096&kind=97&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