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6.11.25 更豐盛的人生

  • 主題:醫療傳道
  • 期數:333(2016年11月)
  • 作者:張正成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十章10節)今天要從這三句話來分享。

來到醫院

我從退伍以後才開始慕道,但是早在大學時期,就有基督徒同學在下課時間跟我講論耶穌的復活,我那時實在是聽不懂。退伍後,在臺北的醫院當了一年兒科住院醫師。1983年到美國進修公衛碩士,卻因適應不良,只好回臺灣母校的醫院,卻發現自己不再是醫生,反而成為病人。異地求學的壓力很大,後來一看書就頭痛,而且無法睡覺,被診斷為憂鬱症。當醫師成為病人,真是黑夜中的漫漫長路,不知何時才會夜盡天明。我無法工作、無法讀書,想要回到醫院,卻無法負荷值班、讀書報告等等必需的職責,真是苦悶。

一年半後有一天,我到苗栗的禱告山參加特會。有一位年輕的傳道人,拿起聖經朗誦:「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太福音十六章24節)這段經文稀鬆平常,基督徒都很熟悉,當下卻讓我突然醒悟過來。「我的己是什麼?」學位、職位、人生目標種種都可以成為人的「己」。而當時,我的「己」就是我的「病」,總認為等病好了才能踏出下一步。於是,雖然害怕,我還是奮力跨出第一步,回到醫院工作。慢慢地,在六個月以後,我從憂鬱症當中完全走出來了。

叫羊得生命

不久之後,我得知醫院藥局有一位基督徒藥師,就一起開始了愛加倍團契的聚會,那是1986年年底,至今已三十年。團契做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聯誼、一起查經、一起禱告、一起探訪,也和教會合作關懷病人,到教會作見證,以及聖誕節在醫院報佳音。

有一回禮拜四,一名肺動脈瓣閉鎖的小病人動了接人工血管的手術,隔天禮拜五是愛加倍團契的聚會時間,我的門診看到五點結束,到了團契後卻接到報告,竟是小病人的血氧濃度降到不滿七十。我只好把預計要探訪名單交給契友,因為小病人又要再進開刀房,我得先回去看他。離開聚會地點,看見小病人的爸爸就站在加護病房的外邊,於是我請牧師帶他一起禱告。然後契友就去探訪,我則陪爸爸進去開刀房。奇妙的是,進到開刀房後,小病人的血氧濃度竟然回升到八十以上,所以不用開刀又出來了。上帝果真行在我們中間,其實我心裡是七上八下,顫驚害怕,但是上帝與我同工。走在這一行,生活雖然辛苦,壓力雖然大,但是上帝在我們的前後左右,與我們同工,我們都能經歷「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篇二十三篇1節)

團契所做的事情,都是要叫羊得生命,其實我們醫務人員也是羊,自己也必須被主牧養。我們也常常很是擔心害怕,需要主的杖、主的竿來安慰指引。醫學院的醫學倫理教育都是教我們要「救命」,其實救命只是我們工作的大部分,還有另一部分是在陪伴,一直陪伴到生命的終了。從搶救開始到臨終結束,有些慢性病科別的陪伴路程可能是幾個月,甚至幾年。至於我們心臟科及重症科,卻常常壓縮在幾天到幾個禮拜之內,雖然壓力大,會難過,但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也必須在這之中,帶給人們永恆的盼望。聖經有話語可以幫助我們。「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7節)

得的更豐盛

我們常說醫療不只是醫病,而是身心靈的醫治,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福音七章37-38節)醫務人員常常感到被壓迫,大家都說臺灣沒有一間醫院不是血汗醫院,因此我們更需要那江河,正如耶穌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四章13-14節)上帝給我們的泉源是一直湧流到永生。

耶穌來了是要叫我們得生命,我們要把自己當作羊,讓耶穌來牧養我們,好讓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願榮耀歸給主。
 
◎本文為2016/9/10 CCMM中區第二次醫務團契聯禱會專題分享文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