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2.09 一生的醫生──訪義大癌治療醫院張肇松院長

  • 主題:人物故事
  • 期數:328(2016年6月)
  • 作者:林雅庭
張肇松醫師笑盈盈地領我們到空曠的臨時院長辦公室,彎腰從櫃子底下遞出瓶裝水,再放下窗簾確保攝影的光線柔和。舉目窗外,對面是新建的義大癌治療醫院,側身便可看見連接兩院的藍頂天橋,等候著新醫院全面開放後乘載更大規模的重任。
 
「我一個人可以照顧的癌症病人很有限,一診頂多看二、三十位,一生能幫助多少人?因此,若是父神要用我,讓我到更高的位子,有能力去改變,說不定影響力會更大。」他回想起擔任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的契機,欲陳說上帝奇妙計畫的熱情使語氣稍顯激昂。這個契機始於高雄市基督徒醫療人員傳道會,在2012年擴展事工承接義大醫院祈禱室;而與義大醫院簽約的人,正是該傳道會當時的理事長張肇松醫師。幾筆簽名,劃開與義大的淵源,一年多之後他受邀任職臺灣第二所癌治療醫院的院長(北部有和信醫院)。儘管年屆退休,在義大陳院長盛情邀約後,他開始思考「如何讓南部的癌症病人也能得到好的照顧,如何從基礎架構開始,幫他們建立好的制度和照顧體系」。
 
論起高雄醫療傳道會--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簡稱高醫)醫務人員和關心醫療傳道的弟兄姐妹組成--他們多年來以祈禱室為灘頭堡,和來自眾教會的志工合力藉著病房探訪、主日禮拜等等活動分享福音,十幾年來,小小祈禱室已經發揮了很大的力量。以往張醫師定期帶高醫的探訪志工查經,現在則是每雙週利用午休時間,在義大喜樂團契分享病房探訪的方法。
 
「我們去探訪或關心病人,如果沒有把福音帶進去,一切都是假的……我們要依據聖經,情緒的激昂高漲最終都不堅固,只有上帝的話語才是真正要扎根的地方。」張醫師認為建立醫病關係是傳福音的第一步,但是人的愛心有限,也不一定能叫別人得安慰;因此他強調用聖經的原則關懷,引人到上帝面前。他舉出腓立比書四章13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正是從上帝來的愛心,叫我們有力量去愛人。以及6~7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正是上帝堅定的應許,最能親自安慰病人。
 
要說明聖經的重要,張醫師從學術出版的角度著眼。「一本書五年後還有人讀,很不錯,如果五十年後還有,那更是厲害了;但有一本書,兩千多年來從未改版,還越印越多……時空已經驗證這是值得世人去讀的。」他建議每個知識份子都要看聖經,因為生命有限,當選擇值得信賴一生的智慧,而這本歷時一千四百年,經過四十多位作者,又從各種逼迫、困難中留存下來,並被翻譯成兩千九百種語言的聖經,只有可能是出自上帝之手。
 
張醫師陶陶述說對聖經的推崇與敬重,聞者了然,他想必是作了一番扎實的研讀。這份敬愛其來有自。回到他在1990年第一次到美國進修時,戲劇性地,身邊帶的原是佛教禪宗的書籍。在知名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進修,他的指導教授,李教授,也是臺灣人,發表了超過三、四百篇論文,學界有名。這樣一位教授,卻親自幫一名年輕的進修醫師安排住宿、課業等雜事,與過去所見高不可攀的教授印象相比,十足地突出,令他稀奇;不久之後,張醫師受朋友邀請到查經班,又發現李教授幫忙搬座椅的身影,震撼更深。他細細思量,也漸漸明白,原來李教授的謙卑為人是來自於信仰的力量。他也慢慢接觸聖經,屢屢與基督徒來往,最後「自己覺得應該要有所選擇,就選擇了決志」,跟隨上帝,與妻子一同在美國受洗。
 
李教授的榜樣帶給張醫師深刻的影響,不只是信主的轉折點,也使他往後更意識到自己是何種榜樣,是否以耶穌的「虛己」為模範。「虛己的意思就是,我有這樣的權力、力量、位置,但是我放棄不用。」「人間的管理學是正三角形,底層的人要服事頂端者;但耶穌的管理學是倒三角形。」當問到實際上的做法,他毋須思索便道,「就是由我們帶著他們去做!要服侍任何一個比你小的弟兄。」「不是用職位去命令人……而是告訴人可以怎麼做,讓人願意。」顯然就是管理學,張醫師也秉持以聖經為原則,如同上帝沒有運用超自然的力量來除滅罪惡,反而道成肉身,為罪人死。
 
1991年完成進修回臺,張醫師先是參與建立高醫骨髓移植中心,後受派拓展公辦民營的高雄小港醫院四年,又被借調到屏東基督教醫院四年,在這一連串的任務之餘,他的學習跑道卻未拉下終點線──從小港醫院副院長任內開始進修醫務管理碩士,升院長後考取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博士班,最後在屏基院長任內完成博士學位。正式的學業告一段落,回高醫之後接任大學的人事主任,還有更多複雜的、實務上的功課。很難想像這期間究竟是如何忙碌,因為他只輕描淡寫說,「雖然要經過這些關卡,但是上帝在每個階段當中都沒有虧待我,而我也不知道自己所學的管理,如今會被這般重用。」他抓住聖經的應許,用信心按部就班越過跨欄,不僅結果豐碩,腳下也一路踏出美麗的花朵。
 
其中一朵花是開在2003年歷劫SARS風暴的屏基。信主回國後,張醫師加入了路加傳道會,而當屏基希望找一位基督徒醫師負責管理的時候,就找到了他。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他在四月一日到屏基上任醫務副院長,隨即擔任SARS防治小組總指揮。「那時我和屏基同仁每天晨間從禱告開始,再進入病房去照顧疑似SARS的患者,後來雖遭遇一名死亡個案,但屏基同仁還是全心照顧病人,也努力與民眾保持敞開的互動。」到了七月疫情總算平息,SARS沒有帶給屏基很大的災難,反而是屏基在困境中為主做了美好的見證,大得佳評。
 
如今離開服務多年的高醫,會有人訝異,或有以財利度之;其實他並不為薪餉多花半分口舌心思,而是為新職場允諾的理想澎湃。「多年前,高醫請了一位哈佛教授來演講,當時臺灣逐漸走向醫師費(PF)制度,引發熱議,那位教授就說:『你們為什麼一直討論醫師賺錢的問題?我沒有聽過一個很貧窮的醫生。』這句話讓我深深感動,他的意思是我們太注重追求『利』,忽略了醫師一生應該有的天職。」接著張醫師開始講述他對價格與價值的反思,「現在的醫療環境不論是五大皆空,或是為總額預算、健保制度爭執不下,其實就是價值失落的後果,我們想要用價格去取代價值。」「價格會因時空環境而改變,價值卻是永恆的。耶穌如果用價格取向來評估的話,恐怕就不會來世上了。」
 
這個思考題目繼續沉澱在張醫師心上,後來他緩緩道出給醫學生的建議時,仍然緊扣著價格與價值的思辯。「要學習擁有永恆的價值觀點,藉此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選什麼科都是一樣的,以價格為取向,只看得見哪一科比較好賺、比較輕鬆;以價值為取向,就看見自己可以為人發揮最大貢獻的地方。」設定了人生目標以後,他繼續提醒醫學生要「學習改變,改變學習」,意思就是要學習去改變,不論是觀念上或生活上,而在改變當中,為了達到目標,就會去學習新的事情。「人生每個階段隨著年齡總是要改變,不要看重在這階段得了什麼好處,而是要用價值取向,去看在這階段的改變之中學習了什麼。」
 
一個好醫師必須不斷學習,然而張醫師常常對學生說,「不要只做一個技術好、知識廣的醫生,空有知識和技術,卻不懂得照顧人;要做一個好醫生,好醫生必然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知識與技術。」而一個好醫生的首要態度,就是張醫師前面強調的謙卑榜樣,因為這樣的人願意接受挑戰,從而得到裝備。他再次返回價格與價值的區別,「很多事情不能用喜好去衡量……價值取向是在不願意、不喜歡之中學習,這就是在裝備自己,你永遠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派上用場。」
 
以聖經為原則,讓價值來主導,走一生的醫療道路,這是我們在張肇松醫師身上看到的理念,也將是他執掌新醫院的準繩。「醫生就是一生,當你決定要成為醫生的時候,就是決定一生都要走這條路。沒有誰的人生毫無重擔,走醫療這條路更是,但我們背負的是上帝量給我們的軛,是輕省的,在祂那裡,我們必得享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