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2.10 三本醫生的傳記

  • 主題:醫宣史話
  • 期數:326(2016年4月)
  • 作者:魏外揚
 

最近幾年中國大陸有三本來華宣教醫生的傳記出版,都是由英文譯為中文,分別是《道一風同:一位美國醫生(胡美)在華30年》(中華書局,2011)、《鍾愛華傳:洋醫生的中國心》(團結出版社,2014),和《邵武四十年:美國傳教士醫生福益華在華之旅》(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筆者閱讀這些傳記的英文版都在十年以上,當時就希望有人能夠翻譯成中文,如今願望一一實現,心中至感喜悅。

胡美(Edward H. Hume,1876-1957)的專業訓練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耶魯在中國」差會的核心人物。「耶魯在中國」差會成立於1901年,以紀念耶魯校友畢得經(Horace Pitkin,1869-1900)在中國殉道。差會選擇湖南省會長沙,在此推動以教育與醫療為主的專業宣教。這朵專業宣教的花朵,由五片閃亮的花瓣構成,就是雅禮中學、雅禮大學、湘雅醫院、湘雅護校與湘雅醫學院。其中,雅禮中學與湘雅醫院今年(2016)都慶祝110週年,可以說在湖南甚至全中國的教育與醫療歷史上,「耶魯在中國」差會都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本傳記是由胡美親自撰寫,處處可見他對中國文化與傳統中醫的尊重,他對中醫有深入的研究,著有The Chinese Way in Medicine(1940),向西方介紹中醫的理念。
 
鍾愛華(L. Nelson Bell,1894-1973)的傳記出自英國傳記高手蒲樂克(John Pollock)之手,初版發行於1971年,兩年後傳主鍾愛華才去世。1988年英文第二版問世,一直寫到當年葛理翰牧師陪同家人第一次訪問中國。2014年終於有了中文版,而且增加了一篇〈跋:遺產長存〉,記錄葛理翰的兒子、鍾愛華的外孫葛福臨與中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故事,其中包括參與援助四川地震的災民。新增內容告訴人們,鍾愛華醫生的遺產還在繼續發揮作用。由於英文原著的書名A Foreign Devil in China直譯成中文應該是「一個在中國的洋鬼子」,所以我曾想像,只要改一個字,「一個愛中國的洋鬼子」,就是很好的中文書名。無論如何,能看到中文版問世,我真是開心,但願能有繁體版在台灣發行,方便台灣的讀者購買、閱讀。
 
福益華(Edward Bliss,1865-1960)的傳記一直是我很喜愛的讀物,出自他兒子的筆下。當他兒子撰寫這本傳記時,已經九十高齡,卻能寫得如此生動有趣,不得不歸功於他畢生從事新聞工作的深厚功力。福益華是一位醫人也醫牛的醫生,因為他服務的福建邵武山城經常爆發牛瘟,造成當地經濟、衛生的嚴重破口,所以他只好投入對抗牛瘟的戰役,特地到上海、南京等地請教專家對抗牛瘟之道,更不辭勞煩,從美國引進品種優良的種牛、先進的農具,一心謀求農村經濟的改善。
 
福益華傳中文版比英文版多了一篇由中國當代歷史學者李天綱教授撰寫的序文,更為本書增添學術上的價值。李教授坦言,「傳說中傳教士傲慢、陰險和毒辣,毀滅中華文化,多半是因為誤會和無知,是在碰撞、衝突後形成的民族敵對情緒,是添油加醋的意識形態。」又指出近年來經常進入「全國十佳醫院」排行榜的上海瑞金醫院、上海仁濟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華西醫院等,都源自於教會醫院,可見當年宣教運動留給中國許多有用的遺產。出自當代中國專業史學家如此公正客觀的評價,對於歷史上成百上千的來華醫療宣教士而言,不啻為一點遲來的欣賞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