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2.21 付出五餅二魚──2016泰國義診短宣心得

  • 主題:送愛心醫療到偏遠
  • 期數:323(2016年1月)
  • 作者:黃昀勝
感謝上帝,帶領我和國防團契一起到泰國參與醫療短宣,從行前訓練到真正上福音的禾場,每一段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動和學習。去年從馬來西亞到台灣,經過兩個月入伍訓的洗禮,再來是軍校的生活,在信仰上可謂有很大的衝擊,很多時候會懷疑上帝的存在,幾乎要放棄學習過的信心,埋怨祂的話也越來越多。大一的信仰生活可謂漂浮不定,但相信上帝有祂的美意,是要身為第二代基督徒的我,有個人經歷祂的機會。
 
2014年12月,義診團隊到道生神學院參加一次退修會,會中見到義診團在泰國的聯絡人兼道生神學院院長翁爸(翁瑞亨牧師/醫師)及他的妻子翁媽(蔡淑壬傳道)。翁爸藉著上帝呼召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本家的故事,為我們講解宣教的意義:宣教的行動是出走到上帝預備的地方,宣教的準備是從上帝那裡支取力量、恩典以至於完成祂的目的--叫我們成為他人的祝福;對我來說,這次短宣大抵完成了這三個核心價值。
 
清萊的阿卡族
 
短宣第一個禮拜的服務據點在清萊,上帝很奇妙地讓我們與非基督教團體義守大學醫療團合作。待在藥局,一開始我真的手忙腳亂,但是感謝主,在翁爸帶領開頭禱告以後,我們似乎找到了頭緒,開始懂得如何安排。帶領我們的藥師是來自高雄醫院的嫈惠姐,她不論再忙再亂,總是耐心回答我們的問題。
 
由於泰文不受用,我們一有空閒就抓緊時間學習阿卡文,以彌補翻譯人員的不足。我們看見阿卡族的貧困、教育及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這一個禮拜我們天天都往深山裡去,從住所到教會需要約兩小時的車程,山路難行,司機小心翼翼還是幾次差點在大轉角處撞上前方車輛。想到早期宣教士,沒有路、沒有水電,仍因為愛就來到這裡,令我感觸很深。也因為他們對福音的堅持,如今阿卡族有九成是基督徒,也停止了以前丟棄或扼殺雙胞胎嬰兒的迷信等等。
 
總的來說,第一個禮拜讓我開始思考義診短宣的意義。很多時候醫師只能開安慰劑,這樣的暫時治療似乎不能給病患長期的幫助,所以我們更希望再回到這裡,就是一年一次也好,至少讓福音繼續傳下去,在其餘方面也就能看到改變。團隊合作上,我看見上帝種在我們裡面的合一,義大團隊不但參與我們的晨更,還主動攜帶我們發送的聖經,我們的服事雖微不足道,上帝卻紀念。
 
Saraburi的中學生
 
第二個禮拜的服務據點在Saraburi,是一個稍有發展的省份。這周我們與路加和香港的醫療團隊合作,選擇這裡主要是因為當地教會的牧師看見莊稼很多,卻沒有人去收割。我們到當地小學與中學進行衛教,這次我擔任攝影,除了讓我看到很多值得學習的榜樣和感人的瞬間,也讓我學習走出自己的框架去和當地人聊天,多認識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夢想。
 
禮拜三很特別,我們服務的地方是一所連接在廟宇旁邊的小學,我們用五色珠向他們傳福音。義診結束後,我們舉辦了一場福音晚會,其中香港團隊帶來精彩的手語表演以及福音故事,我們藉此機會向禮拜一義診時認識的中學生傳福音。離開之際,中學生不捨地騎著機車尾隨我們的卡車向我們道別,但願我們的勞碌不只是帶給他們瞬間的快樂,更能夠建立友誼,開啟跟進關懷的可能。
 
這一周因為病患不多,醫師問診都很詳細,小兒科的伊純醫師更到候診區去作見證,讓義診不是拼業績,而是福音流露的管道。這周主日是泰國的母親節,我有機會在教會作見證,心裡又高興又緊張,感謝上帝,儘管台上的我手腳發抖、口舌發顫,仍有人被感動而落淚,也感謝上帝賜給我有一位好媽媽,訴說祂默然不喧嘩的愛。
 
Ubon的少年
 
第三周我們到達Ubon,主要在Kanthalarak教會義診,合作團隊是新豐聖潔會短宣隊。這周病人非常少,但我們身為學生卻學到更多。我們遇見一位被鬼附的老太太,一位患小兒麻痺症的少年以及一位車禍腦傷無法走路的小孩,讓我們看見醫學的極限,和人手達不到的醫治。我們只能用唱詩歌和禱告來安慰他們。最讓我心酸的是那位少年,才十五歲就已經輟學並靠拾荒為生,在我們義診的三天,天天都報到,只為了聽我們唱歌、做造型氣球;令人感動地,後來他主動折了造型汽球送給那位腦傷的小孩。有時候,沒有的人卻比有的人更願意給予。
 
離開泰國的禮拜五,翁爸用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榜樣,讓學長為我們洗腳,他自己也為學長洗腳。當下我們都哭了,我們原是不配的一群,在主眼裡卻蒙揀選,與祂重新建立好的關係,並與祂的事工有份。主的愛與恩典,在不配軟弱人當中更顯為大了。「主阿,你洗我的腳嗎?」「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約翰福音十三章6-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