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3.15 在信仰中三方得力──訪中國醫藥附醫小兒神經科周宜卿主任

  • 主題:人物故事
  • 期數:313(2015年3月)
  • 作者:林雅庭


曾有一陣子我很喜歡閱讀報紙副刊,或長或扁的小方塊述說著各種故事,尤其是關於職場女性的文章;對剛步入青春期的女孩,那真是令人嚮往的身分。可惜的是,那些小方塊少有幸福快樂的結尾,我讀到女人在家庭與職場之間焦頭爛額,身心交瘁。
 
雙贏不易,但周宜卿醫師卻可以顧及三方,她在三個場域──家庭、職場以及教會之間奔忙,卻依然容光煥發,平和可親。她熱愛自己的工作、養育三個兒子,並且持續在教會和醫院團契服事。三方,而非二方,也許正是她游刃有餘的原因。非關算數,而是正如周醫師所強調的身、心、靈平衡,一如三腳架缺了一支就無法站立得穩。
 
1993年,周宜卿醫師從中國醫藥大學畢業,隨後到附醫兒科部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爾後又加入小兒神經科訓練,總共於兒科訓練了五年的時間,她喜歡和小孩相處,因此在這個領域很是愉快。1999年,她與丈夫、兒子飛往美國到密西根大學進修。在美國的一年半,她不僅於醫療專業上更加精進,信仰更是得到堅固。
 
出生在傳統家庭,她第一次接觸到基督教是在高中升大學的暑假。當時一位朋友的朋友是虔誠的基督徒,邀請他們到教會禮拜,但是當他們拖拖拉拉到達教會的時候,聚會已經到了尾聲。這次短暫的教會之旅給她留下極深的印象,因為那位基督徒朋友──現於嘉義基督教醫院服務的張育誠醫師,竟然就一直站在教會門口等待他們。
 
進入大學後,周宜卿醫師加入學生團契,於大一升大二的時候受洗,展開基督帶來的美好新生命;另一方面,大學生活卻不是那麼美好,至少醫學系並不如她所希望的有趣,她不確定這是自己想要走的道路。這樣的糾結在她遇到連漢仲醫師──現在的丈夫──之後得到梳理。他們在一次專為醫學生舉辦的大專靈修班相遇,當時連醫師就讀陽明醫學院後醫系,擔任陽明信望愛團契主席。連醫師比周宜卿醫師大七歲,在信仰和醫學上也都是前輩,有了他的陪伴和帶領,周醫師的信仰和課業都逐漸強壯起來。
 
學生時代在團契確實得到許多信仰造就,然而在美國的生活才讓她真正體會其內涵。那時他們參加一所密西根華人教會的小組,因著人生地不熟,教會內的關係十分親密,弟兄姐妹在生活上、信仰上都彼此支持。那一年半裡面,周醫師的生命得到很大的充電、更新,也體會到教會生活的寶貴。
 
結束進修返回中國醫藥附醫後,原該是公費生下鄉服務的時候,不過當時衛生署鼓勵公費生進入人力缺乏的遺傳科,周醫師就同意了遺傳科教授的提議,以遺傳科訓練取代下鄉服務。這不僅是因為喜歡研究,也是因為遺傳科對她原本專攻的小兒神經科非常有幫助。神經科疾病往往在幼年發生,不像成人受到環境影響,兒童產生這類疾病就很可能與基因有關,遺傳學因而成為一扇窺探小兒神經疾病的窗戶。
 
周宜卿醫師至今任職於中國醫藥附醫,丈夫連漢仲醫師則任職於台中榮總胃腸科,兩人做研究、行醫、帶小孩,日子脫不了忙碌,但是彩繪著彼此的信任與扶持,仍為一幅美麗的圖畫。他們的大兒子目前就讀中山醫學系一年級,兩個弟弟則是高一和國二。每個禮拜日晚上,一家之主連漢仲醫師會聚集全家進行家庭禮拜,夫婦倆也很要求孩子的教會生活,三個男孩雖然調皮搗蛋,但有上帝的手牽著長大。
 
周醫師的家離教會很近,連醫師在教會擔任執事與兒童主日學校長,她則擔任兒童主日學老師,此外,他們也開放家庭邀請主日學老師聚會分享,當初買屋設計時就為了擺放最多數量的椅子,特意保留了客廳的空曠。「不要作一個隱藏的基督徒」,雖然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她絕不放棄服事,因為「我覺得上帝給我很多……,不去服事的話,時間一樣會被其他事情占去,所以我先把位置安排給重要的事情」,即上帝的事情。
 
透過聚會和服事,夫妻二人更加同心。周宜卿醫師十分能夠體會一位共同信仰的伴侶,是人生多麼重要的祝福。有一次她遇到棘手的病例,一個孩子不明原因屢次中風,她查遍醫學書、打電話請教同儕,花了很多時間尋找病因,甚至周末也到辦公室不斷研究。那時候連漢仲醫師就待在家裡照顧小孩,用行動支持妻子。他們總是這樣協調互補,沒有共同的信仰,實在很難在忙碌的襲擊下接力奔跑同一條路。
 
論到給女醫師的建議,周宜卿醫師說:「我們需要身心靈的平衡,因為我們會被很多事情擠滿。」要維持平衡,首先必須注意的就是衡量己力,她坦承自己曾經試圖做太多事情,卻造成負面影響。她認為「重點不在你做了什麼,而在你是什麼。」意思是說,要以自己的使命為起點,衡量當下的能力,才能維持身心靈的平衡,才不會無法做自己真正看重的事情。
 
「某些方面一定有別人比我們更強」,周醫師會把同事更為擅長的病人轉給他們,並且信任同事的處理。她說:「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出馬,要尋求資源。」女醫師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忙,尤其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有一陣子小兒科人手短缺,周醫師還需要值班;在這種情況下,又要照顧三個孩子,又想要服事,就必須尋求幫助者來分擔工作。舉例來說,周醫師沒有時間整理家務、準備飯菜,於是聘請一位半職的阿姨來分擔;她也沒有時間教孩子功課,所以要另尋老師,而這時候擅長數理的連漢仲醫師也成了她的資源之一。
 
衡量己力、尋找資源,並且信任交托。信任你的幫助者,更是信任上帝。交托,才能夠安息,才能夠身心靈平衡。醫師很容易過勞,聖經希伯來書四章11 節卻教導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
 
最近周宜卿醫師有一位病人,到院的時間太晚以至於休克過久,她無能為力,但仍為此感嘆自己的醫術不夠好,心如亂麻;每當她有這種想法,就會拿出聖經,在上帝的話語中尋求平靜,然後誠實地向上帝請求幫助,並且為那病人禱告。醫學之路總會碰見意想不到的難題,那是醫師與病患都極需要上帝的時候。
 
正因為忙,所以「任何時間都可以親近神、得安息」,周宜卿醫師平常一進辦公室,若沒有急著要做的事情,就會先拿起聖經,讓自己安靜下來。她無法在固定的時間靈修讀經,因為隨時可能遇到會議、病房狀況,或是自己的身體疲累需要睡眠,所以她養成隨時可以讀經、隨時可以進入安息的習慣。
 
「這一路走下來,信仰給我很大的勇氣。」正如她的聖經就夾在辦公桌的文件之間,她從未將工作與信仰劃分開來。周宜卿醫師是全家第一位基督徒,如今她的父母、姊弟與弟媳都已經信主受洗。她清晰記得自己向父親傳福音的畫面,當時她在美國進修,距離相隔讓她更體會父母尚未信主的至關要緊,因此她常常寫信向他們傳福音。後來時值附醫進行醫學評鑑,主任請周醫師回國協助,於是她暫別夫兒,獨自回到台灣。
 
雖然她受洗的時候父母沒有阻擋,也已經寫了幾封信跟父母談福音,但是一回到家,她突然不曉得該從何開口;不過她注意到母親把她的信件貼在冰箱。一天晚上,周醫師終於決定要找父親談話,她走進房間,父親已上床預備就寢,她看著父親,許是心急,話未出口眼淚卻使勁地掉。父親看著她,說:「你覺得我這麼可憐嗎?」他知道女兒的目的。奇妙地,父親當時身體健康、事業有成,看似一無所缺,沒想到不久之後就接受了基督。
 
在傳福音的過程中,周宜卿醫師越來越體會「帶人信主往往是靠聖靈的帶領,全是上帝的揀選……我們永遠不知道誰是準備好收割、誰又會拒絕,我們沒有那樣的智慧。」她在去年聖誕節又再次經歷了這個道理。
 
附醫愛加倍團契總會在聖誕節聯合周圍眾教會,分組到病房報佳音。去年,周醫師的小組在一病房遇見兩名家屬,歡迎他們去為基督徒父親禱告,沒想到卻被老先生罵了一頓,於是一行人趕緊離開。同時,一個聲音忽然喊住周醫師:「姐妹,還有我!」她回頭一看,床上坐著一位端莊的中年女士,好像在等待他們。探訪小組連忙回頭,聽這位姐妹述說故事;她原本是基督徒,後來卻因著種種原因遠離了教會……。「當人生病的時候,會非常有時間去回顧自己的一生,和自己真正的需要。」而醫護人員,很容易就能遇見這些預備好要收割的靈魂。
 
訪問結束後,周宜卿醫師謙虛地說她的人生很平常,沒有戲劇性的轉變,也沒有爬上低谷的故事,有的只是生活的點點滴滴,和一些記憶鮮明的圖像。然而,從那些圖像中我們看見:一個點頭之交耐心的等待,能感動一位傳統的年輕人;一個女兒關切的眼淚,能撼動一位剛毅的父親。也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格報紙副刊的小方塊,不是短不足道,而是都有值得分享的故事,有時候那故事是一首童詩,簡單平凡,卻向世人展現美好的盼望──家庭、職場與教會,可以三兼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