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3.17 台東基督教醫院開創者──譚維義醫生(上)

  • 主題:醫宣史話
  • 期數:312(2015年2月)
  • 作者:潘稀祺
漢 名:譚維義
出生地:美國堪薩斯州
學 歷:明尼蘇達大學醫學博士
經 歷: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創始者
在台期間:1961-1994            
      
 
宣教前的預備
 
譚維義(Frank Dennis)醫生,1929年9月4日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明尼蘇達大學醫學博士。初中時全家搬到芝加哥。他是家中的獨子。父親在他九歲時過世,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雙親心地善良,喜歡助人。
 
譚醫生說:「小時候,常看到我父母幫助窮苦的人,尤其每年的聖誕節,他們都會準備食物送給貧窮人家,所以我從小就發現最快樂的事就是幫助別人。」
 
受到父母親身教的影響,他也喜歡幫助人,因此大學的輔導老師鼓勵念化學的他,選擇可以更實質助人的行業——醫生,成為終生的職志。
 
譚醫生說:「那時我受到上帝的感召,決心要獻身作一名宣教士,於是再進入醫學院攻讀,準備將來當宣教醫生。」
 
他的伯父因為酗酒導致失業、離婚、精神異常,後來去世。伯父的遺物中有一本聖經,當時他還是高中生,每天利用坐車的時間來閱讀,總共讀了三十遍新約中的《約翰福音》。他熱心追求真理,後來成為基督徒。
 
譚醫生在就讀醫學院期間結識同校的譚秀麗(Sally Dennis,1929年12月29日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主修公共衛生)小姐,兩人有相同的信仰與獻身的心志,並於1953年結婚,育有五名兒女。
 
宣教的感召
 
譚醫生在大學時期就很關心美國原住民--印第安族人的健康,常加入教會團體去幫助印第安人,為他們看病。醫學院畢業後,譚醫生按部就班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就在升任外科醫師之時,他和太太選擇到亞利桑納州的貧民醫院,守護印地安族人的病患。
 
他的大學同學在非洲傳道,經常寫信給他,告訴他非洲很需要醫生前去幫助。他和太太的心受感動,決定要去非洲從事醫療宣教工作,因此他們向所屬的基督教協同會提出申請。就在預備前往非洲之前,一封從台灣寄來的信和照片,改變了他們的決定,捨非洲,而到台灣來。
 
這封信是基督教協同會差派到台灣的宣教士葉牧師所寫,他請求差會派醫生到台東幫助那裡的原住民。卅幾年前的台東,物質環境很差、醫療設備很落後,許多原住民患有肺癆、皮膚病、砂眼、寄生蟲、遭毒蛇咬傷、骨折……等各種病症。
 
譚維義醫生從照片上看到台灣的原住民,長得跟印第安人很像,連所罹患的疾病也很相似。所以當他看到照片上的阿美族人,關懷憐憫之心油然而生,覺得這就是上帝要他前去幫助的族群。
 
慈母支持,全家赴台
 
到異國宣教是夫婦兩人的心志,但是自小由寡母獨立養育長大的他,唯一掛心的就是獨居的母親。他的母親有堅定的信仰及樂觀堅毅的個性,她無私地贊成譚醫生的決定。
 
1961年,譚醫生帶著母親的祝福,夫婦攜帶四個稚齡的孩子,最小的剛滿周歲,搭乘輪船,途經日本來到台灣。
 
到達台灣之後,他們先在台北學習中文。當時他們教孩子們的第一句中文就是「我家住在溫州街九十八號。」
 
宣教心‧台灣情
 
學習中文兩年之後,為了讓來自挪威的醫生可以返國休假,1963年起,他受派到屏東基督教醫院支援兩年。1957~1966年,台灣正處於小兒麻痺大流行的時期,每年約有四百至七百個病例,當時屏東基督教院擁有較先進的醫療技術,而成為南台灣的醫療重鎮。譚醫生到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身為骨科專家的他,曾經為無數不幸罹病的孩童動手術。譚醫生說:「那時差不多有兩百多個孩子排隊等待著要開刀」。
 
有一次他應邀到台大醫學院演講,他說自己在台灣三十多年,並沒有留下什麼珍貴的禮物,因為他最珍貴的東西,包括送給太太的結婚項鍊、戒指等,都被小偷給偷走了。唯一偷不走的就是在數以千計人身上的骨頭,因為都有他留下的記號。譚醫生在眾人的身體及心理上都留下「刻骨銘心」愛的禮物,令人永難忘懷。
 
佳美腳蹤
 
羅馬書十章15節使徒保羅說:「沒有奉差派,怎能傳呢?正像聖經所說:『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麼佳美!』」
 
譚醫生在台東默默耕耘了三十三年的歲月,他不但克服困難,說得一口流利的國語,他還會說台語以及阿美族話,贏得台東人的愛戴、信任、尊敬。他的貢獻與精神留給後人佳美的學習典範:
 
一、深入偏鄉,巡迴醫療
 
1960年代的台東正處於物質匱乏、疾病叢生的狀況,肺結核、小兒麻痺、寄生蟲、營養不良等疾病,讓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台東人苦不堪言。尤其是位處偏遠山區的原住民部落--阿美、卑南、布農族人,更是無助。
 
1963年,譚醫生到屏東基督教醫院支援的二年期間,開始積極到台東山區巡迴醫療。除了翻山越嶺為病患服務,他每個月到台東縣成功鎮去駐診一至兩星期,為阿美族人看病,並和當地的美籍宣教護士德樂詩小姐,一起成立了「成功診所」。無論砂眼、毒蛇咬傷、接生、骨折、肺結核等大小疾病,都一一診治。1965年,譚醫生在寶桑路開設第二個醫療站,名為「寶桑診所」。
 
譚醫生不畏艱辛地翻越一座座山頭,深入每個部落,除了治療疾病還關心他們的生活,常常自掏腰包讓病患買營養品或應付生活所需。甚至為了能更瞭解病患的需求,刻意且認真地學習阿美族語。
 
二、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創始者
 
有一天晚上,成功鎮的診療站來了一名病人要求急診。這人名叫莊清吉,罹患肝膿瘍命在旦夕急需開刀。但是簡陋的診療站並沒有開刀的設施,一行人火速地趕往當時唯一的公立醫院求助。但偌大的醫院卻只有一名尚不能操刀的住院醫師,譚醫生雖表明願意操刀急救,卻礙於規定無法執刀。幸好在譚醫生迫切的交涉下,終於順利地為患者開刀,保住一命。
 
歷經開刀事件之後,譚醫生深感台東醫療資源的貧乏,急需要設立一所基督教醫院,來幫助更多病人,挽回危急的生命。
 
1968年,在妻子傾力的協助下,譚維義醫生向北美寄發了上百封求助信函,還親自飛返美國,四處拜訪教會,勸募建院基金。1969年,由基督教協同會所創辦的「台東基督教醫院」終於落成啟用,譚醫生擔任創院院長。
 
草創之初,篳路藍縷,夫婦日夜不斷地付出,譚院長常常忙得忘了吃飯,還經常一連四十八小時未曾閤眼休息,原本挺直的身軀日漸駝了。醫院經濟非常拮据,除了服事日漸增加的病患,還要親自訓練醫事人員。早期醫院的護士和基層工作人員幾乎都是原住民,譚院長以愛心、耐心和關懷的態度對待病患和家屬、員工,讓他們深深地感動。
 
院內醫療器材很短缺,每當需要醫療器材時,譚院長就自掏腰包買機票返回美國勸募。他也常把美國醫院淘汰下來的醫療器械運回台灣,還曾從美國牧場帶回電動擠奶器,費盡心思改裝成開刀房急需的空氣抽吸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