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4.07 醫療傳道的歷史傳統與創新

  • 主題:本月主題 / 醫療傳道
  • 期數:338(2017年4月)
  • 作者:紀福讚


著有《醫學的原理與實踐》的威廉‧歐斯勒(Sir William Osler,1849-1919)說:「醫學是一種藝術,不是一種交易;是一個呼召(calling),而不是一個行業,這呼召在你心目中占有絕對重要的地位。」

醫療傳道的傳統~開啟傳福音的風潮及對社會的貢獻

早期來到臺灣的宣教師,1865有馬雅各,1872有馬偕,兩馬當先,南北進揖,他們來到臺灣的時候都非常年輕,只有二十七歲。後來在臺中,1885有盧嘉敏,二十五歲到臺灣,只服事了一年就死在這地,因此感動了十年後彰化的蘭大衛醫生前來。這些早期的宣教士受呼召,終身投入臺灣的醫療宣道,開啟了臺灣教會宣道之門。上帝跟他們同在,藉著他們的手施行祂的憐憫和慈愛。如果沒有早期的醫療傳道,臺灣大概就沒有福音。

醫療傳道的遺產~愛主基督徒的風範與薪傳

近代最有震撼力的兩位見證人是謝緯牧師以及韓偉醫師。我唸中原理工學院的時候,韓偉醫師是我的校長。有一次我們要去山地佈道,一行十二個人到韓偉的家裡借住,早上起床時,看見韓偉院長穿著圍裙準備早餐。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讓老師來服侍學生,他卻說:「你錯了,今天你不是我的學生,今天你是上帝的僕人,我很願意來服事上帝的僕人。」這句話一直在教導我服事的內涵。

謝緯牧師十二歲的時候從樹上摔落,結果病得非常嚴重。長大以後他接受了神學與醫學訓練,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卻躲在日本不願意回來,直到有一次空襲,他在轟炸的閃光中聽到聲音說:謝緯,你在躲什麼?你記不記得十二歲的時候對我做的禱告?你說你如果被醫治,就願意將一生獻給我。因為這個呼召,謝緯回到臺灣,去到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幫助別人不願意靠近的病人,在埔里進行山地醫療、成立肺結核療養所等等。

謝緯牧師的委身與捨生,啟蒙了我們生命的追尋;韓偉院長的委身與服事,教導了我們傳道的執著。他們像是保羅在希伯來書所闡述:「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十一章4節)。保羅一生到處傳揚福音,很多人因為他的傳揚而信主,但是當教會最需要的時候,上帝卻把他放到監獄裡面。然而,保羅建立的哥林多、帖撒羅尼迦這些教會,現在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在監獄所寫的書信,至今還流傳。同樣地,早期宣教士留下基督徒醫師的風範,今天還是不斷地對我們呼喊:你願意放下這一切,來跟從主嗎?

現代醫療傳道的挑戰與創新

路加之門/傳道,非只改變其宗教信仰形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健康乃是肉體的、精神的、社會的生命都健全之完美狀態。聖經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得醫治、得拯救,是身心靈三方面都同樣得到醫治的體驗。

宣教師的工作常常是宣道與醫療並重。當他看見一個人哭喊疼痛,解決他肉體上的需要和心裡面的掙扎痛苦,是一併重要的。醫療並非只作為傳福音的橋樑或工具,醫療本身即是彌賽亞帶來拯救的初步內涵。

以賽亞書三十五章5-6節指出:彌賽亞來時,祂要讓瞎眼能看見,耳聾能聽見,跛腳能像鹿跳躍,啞巴能唱歌。醫療會改變人如曠野無水的乾渴窘境,起步走向被拯救的聖道之路。醫治是耶穌帶來拯救的實存意象,是拯救的必要過程與部分內涵,而非只是福音的媒介或預工。當一個人肉體被醫治,很容易就會轉向上帝,如約翰福音九章25節當中瞎子的見證:「我只知道一件,從前我瞎眼,今我能看見」。當他的肉體經歷醫治,自然就轉向上帝,而有了後來「主啊,我信」的信仰告白。

馬太福音四章23節提到,耶穌走遍加利利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告天國的福音,醫治各樣身體或道德上的疾病、軟弱和灰心。在希臘原文裡面,宣告、醫治這兩個字都是現在進行式,表示是同時間發生的事情。耶穌宣告上帝國度的福音,其內涵即是醫治身體、道德、精神的病痛與軟弱,即是身心靈的醫治。上帝的掌權讓病人得醫治,宣告與醫治是一體的兩面,是同一件事發生的過程與結果,並非兩件事,沒有孰輕孰重。

憐憫之門/醫治、健康,再加上陪伴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5-36節:「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從這裡我們看到關懷的三種層次是施予(吃喝)、接待(收留接納)、陪伴(照顧探望)。

第三個部分是較艱難的層次,因為這種關懷不是用身外之物可以解決,而是必須用「自己本身」來陪伴對方,或稱為同在的職事(presence ministry),就是對處在疾病痛苦或生死掙扎的人,給予積極的關懷,同感其絕望、畏懼、孤單的貧窮處境。藉此,陪伴者本身也更深體驗耶穌為我們道成肉身、捨身、同在的實存意義。

馬太福音八章17節指出,彌賽亞帶來的拯救是體驗了「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祂怎麼擔當我們的疾病呢?就是親自去感受、體會那樣的受苦。早期宣教師在看到臺灣的需要時,他們不只是捐錢,而是在年輕的時候就到這個物質非常缺乏的地方,陪伴這裡的人。從而在陪伴的過程當中,去體會、感受人們的掙扎,然後檢視自己也是這樣受到耶穌的幫助。

在馬太福音八章1-4節,耶穌醫治長大痲瘋的病人,那位病人跑到耶穌面前拜他,接著耶穌張開手摸他,然而「摸」這個字也可以翻作「抱」,此動作顯出上帝的憐憫。經文中痲瘋病患的生命光景是處在身、心、靈皆嚴重殘缺的景況。在耶穌的醫治過程中,我們看到祂體貼、細膩地顧及到痲瘋病人身上的孤單,以及被棄的恐懼。

恩典之門/薪傳與團隊的永續見証

我們來看一些美好的團隊見證。薄清潔(Dr. Roland Brown)牧師經歷了中國近代史上戰禍最頻仍的四十年,兒子薄柔纜醫師戰後到荒蕪貧困的臺灣,落腳在最乏人問津的「後山」花蓮,創辦花蓮門諾醫院,為貧民與原住民奉獻四十一年。

譚維義醫師夫婦在1961年來到臺灣後山,在物資極度缺乏之下,從小診療站開始,翻山越嶺在山區做巡廻醫療,1968年創辦臺東基督教醫院,三十三年來從未向醫院支取分文薪水,只靠美國教會奉獻所得,過簡樸清貧的生活。

蘭大衛父子二代留給彰化、留給臺灣的,是一份永遠的天人之愛。「蘭醫師父子共服務臺灣近七十年,他們對於臺灣的疼惜,我們一方面要感謝,一方面要學習」,彰化基督教醫院現任院長黃昭聲說:「他們呼應上帝的愛,來照顧、服侍臺灣人,留給我們最好的典範。」

馬雅各醫生的兩個兒子都是醫生,父子二代把他們的一生奉獻給臺灣及中國。長子馬約翰是婦產科醫生,也到中國從事醫療傳道工作。次子馬雅各二世在1901年與護士身份的夫人到達臺南新樓醫院,繼承其父親遺志。

再看到早期的本土教會資產,例如董大成醫師的公衛團隊及王金河醫師、孫理蓮宣教士、謝緯牧師在北門嶼的烏腳病醫治傳奇,都是教會醫療傳道團隊的最佳典範。現代醫療傳道的薪傳是否有如此的父子檔或師徒檔呢?這是一種恩典之門的傳承。

在地化醫療傳道困境的省思

今日,臺灣醫療科技發達、醫院林立、健保看診、醫病關係日趨緊張,不再有著過去馬雅各醫師那種「先講道,再看病、領藥」的醫療傳道。今天我們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少,但是藉著我們的本職,還是可以做很多工作。

幾年前SARS疫情肆虐,很多基督徒醫護人員有很好的見證,去到別人不願意待的地方,即使最後失去生命也願意。醫護人員也可透過支援其他福音事工如網路、電視、廣播電臺的免費醫療諮詢,或是配搭各種型態的義診如弱勢社區的免費義診、長照關懷,或家訪醫療服務等。

五餅二魚的故事中,耶穌吩咐他的門徒:「給他們吃吧」。耶穌的傳道生涯中,他關心人的身體與靈魂得救,也關心社會架構的疾病問題如貧窮飢餓等。臺灣基督徒醫師對臺灣的貢獻不只是醫療,因為我們相信耶穌在乎身、心、靈加上社會群體的醫治。

結語

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4-26節,耶穌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如此行」不單指守聖餐,更是指「破碎自己的行動」;「直到祂來」不單指主耶穌的終末再來,更是指主的死(破碎)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體會了祂真正的臨在。

當我們願意捨身,打破我們的身體、分享我們的生命,就會感受到耶穌在我們的當中。這就是聖餐的意義,在真正的實踐當中,感受到耶穌在我們身上。什麼是上帝給我們的呼召,可能是去到第三世界,可能是在本地一個偏僻的地方。上帝將你擺在那裡,成為你委身的所在,去吧,體會上帝的同在。
◎本文為2016年CCMM、TCMA聯合退修會「專題一」文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