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05.24 專注、明確、扎根

  • 主題:肢體分享
  • 期數:304(2014年6月)
  • 作者:尤金‧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
現代人的屬靈生命極需要專注、明確和扎根:對基督專注,對聖經明確,並扎根於好的傳統。在這漂蕩虛浮的世代,基督徒一定要再次以這三者服侍教會,而如此服侍的主力──平信徒──必須是健全的,這十分重要。福音派教會的力量和影響力常常在於平信徒,他們超越宗派、打破固有體系、在幕後付出並從基礎做起。

對於認識神的親密和超越之後,仍然有所渴慕的人,我要提出五個關於靈命的忠告,每一個都有關對福音的專注、明確和扎根。明白以後,我們能被裝備為領袖,而福音領袖正是當今極為缺乏的。

一、發掘聖經中關於屬靈生命的教導,並潛心於之。不是只抓取幾句經文,而是養成聖經的想像力──進入經文的廣大宇宙,培養對聖經世界的感受,以及對現實生活的直覺。聖經啟示的權威不只是關於上帝之所是,和為人之所當,也是為了使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存在」,能敏銳成熟地回應上帝。就像對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一樣,聖經對我們的存在也有明確啟示。不持續、不在禱告中潛心於聖經啟示的屬靈生命,很快就會剛硬成自義,或渙散成為心理學。

二、躲避不需要委身的屬靈生命。耶穌所展現出來,祂個人對上帝的委身,正是屬靈生命的中心。跟風的靈命無論在教會內、教會外,都忽視或否定了委身。福音勸諭(Evangelical counsel)將主的命令──信靠、跟隨、忍耐──當作靈命的核心。如耶穌基督一樣一生對上帝信靠委身,是真實屬靈生命的本質。

小說家E. M.福斯特(E. M. Forster)寫道:「極樂不能持久,但能打開通往耐久的渠道。」專一、堅毅的忠心能證實我們靈命的確實。我們指望從信仰先賢得到鼓勵──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朱利安(Julian of Norwich)、加爾文(John Calvin)、賈艾梅(Amy Carmichael)、本仁約翰(John Bunyan)、大德蘭(Teresa of Avila)──他們不離開,他們「堅持」。

沒有委身的屬靈生命,可比擬為沒有委身的性愛--迅速而且沒有愛──最終是對自身最初承諾的諷刺。除去委身,性愛墮落為成癮、暴力或重擔。除去委身,人的靈性不論多有智慧,或看似前途無量,其實保鮮期都很短。
三、在任何地方都擁抱信仰裡面的朋友。可以是鄰鎮、鄰縣教會的朋友,或是藉由書本,擁抱另一個世紀的朋友。屬靈生命蘊含在人們傳統的深井之中,因此有時候會發現,我們竟然靠近同一個蓄水層。

我在強烈反斥天主教的氣氛之中成長,羅馬天主教徒比未信者還糟糕得多,因為天主教徒是敵人;敵基督的聽命兵,準備隨梵諦岡的指示消滅我們。我的母親在五旬節會任牧,有一天,她帶領退修會結束後回家,令我驚訝地用熱情、欣賞的口吻談論她所遇到的幾位修女,然後開始以「我的」修女稱呼她們。那些「修女」成了她的姐妹。

在如今靈性恢復的世代,這是我們的共同經驗:我們發現自己和貴格派、東正教徒、嘉爾默羅會(Carmelite)修女、門諾會的和平主義者一同禱告,浸信會和長老會的會友一同坐席,聖公會和衛理公會的會友一同遊玩。

四、但是接下來,回家探索你自己的傳統。渴慕更進深的靈命、渴慕在任何環境、人際關係中見證上帝的基督徒生命,幾乎都會伴隨一種剝奪感;我們懷疑教會、牧師或家庭未能帶下好的傳統,所以我們沒有被健全、聖潔地引導、培育長大。這種剝奪感常常變成怒氣:「你為什麼沒告訴我這些?為什麼利用我對上帝的渴慕,來為你的事工計劃充實人手?為什麼扁化我對上帝的渴望,好讓我留在現有的職分上?」

當我們對自己的貧乏發怒,很難不去注意到,看似更好的教會或事工。我們看到一些地方、一些人為了愛和上帝而冒險,並且認為如果能活在他們當中,我們也能一樣興盛。他們大大地激勵、滋養了我們,我們準備好跳船了。但是最有智慧的輔導常要我們留在原地,因為每個地方、每個教會、每個宗派都有豐富的屬靈傳統,有待發掘探索。

福音派也是一種傳統──代表著幾世紀以來的禱告和聖潔生活、見證和智慧、培育我們的寶藏。要「深入」發掘屬於你的傳統,而不是離開。別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每個信仰團體都有死角;你的任務是為自己的沙漠挖井。羅馬天主教徒胡格爾(Friedrich von Hugel)爵士是英國二十世紀初最受尊敬的靈性導師,當人們受他影響並尋求他的指引,常常會想加入天主教,但是他從來不鼓勵如此,反而堅持讓人們回到原本所屬的教會。我們自己的後院還有很多有待挖掘。

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但是,屬靈生命通常不能靠移植來茁壯。有人因為突然認識到多年以來,被我們忽略的豐富信仰遺產,因而想要加入東正教、天主教或其他有吸引力的教派,這些人要自問,耶穌是否對我說話,就像被污鬼附著的格拉森人,在得釋放之後懇求和耶穌同在,耶穌卻命令他:「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裏,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可5:19)

五、尋找成熟的輔導;尊敬有智慧的領袖。我們之間有許多聖潔的朋友、牧者、教師、傳道和弟兄姐妹,但是他們不會自己打廣告。找到他們,面對面,或透過閱讀與他們結交。

因為對上帝的飢渴很容易被操弄成消費行為,我們需要這些有智慧的聖徒朋友,作嚮導和同伴。商人看見人們對靈性的廣泛需求,就抓住商機販售垃圾食物。中古世紀時,不謹慎的人向遊僧購買聖物──十字架的碎片、聖徒的手指骨、耶穌所穿聖衣的線段──比較當今北美靈性追求者,和古人的輕易受騙,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打從嬰兒開始,就被訓練為強大的消費者,所以會用這種方式來滿足對上帝的飢渴,其實並不奇怪。但這不是藉口,因為聖經已經清楚地告誡我們,要遠離這個消費的世界:「虛心的人有福了……;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而且有智慧的傳道先賢也憑著信心,以各種方式確立、廣傳了主的命令。

靈性不是最新風潮,而是古老的真理。靈命,是我們對永活上帝的儆醒專注,是我們在生活中忠實回應祂的行動,是聖經的中心要點,並藉著以色列和幾世紀以來的眾教會展現出來。我們有四千年的經驗可以參考,當人給你一本新書,再去找一卷古冊,以賽亞比卡爾‧榮格(Carl Jung)有更多可以教導我們的靈命功課。
◎本文譯自Ralph I. Tilley編,「Focus, Precision, Roots」,《Life in the Spirit》雙月刊,第16卷,第2期,20-23頁(2008年3/4月號)。原文選自《顛覆靈性(Subversive Spirituality)》,1997年由密西根大急流城的Wm. B. Eerdmans出版社發行。
◎尤金‧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畢業於西雅圖太平洋大學、紐約神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主修閃族語)。他在馬里蘭州的貝艾爾市(Bel Air)開拓基督吾王長老教會(Christ Our King Presbyterian Church),並在其中服事二十九年,又在加拿大溫哥華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擔任靈性神學教授六年,直到2006年退休。他以《信息版聖經(The Message)》知名,將聖經原文轉化為符合現代語氣、節奏、用字遣詞的當代譯本,2002年出版後,已擄獲上千萬名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