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10.02 雞公山下的醫療傳道

  • 主題:醫宣史話
  • 期數:344(2017年10月)
  • 作者:魏外揚
 
施更生

雞公山位於河南省南部與湖北省交界處,是由來華宣教士開發為避暑勝地。極盛時期山上建有五百餘幢別墅,設有醫院、學校、禮拜堂、網球場等場所,吸引各宗派宣教士及中外人士前來居住。距離雞公山下最近的城市就是信陽,這裡有一所頗具規模的醫院「豫南大同醫院」,最早的主持者是一位來自美國的醫療宣教士—施更生醫師(Casper Skinsnes,1886-1961)。

施更生出生在挪威,1907年移民美國,在芝加哥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完成醫學訓練,1915年來華。妻子也是挪威移民,在芝加哥完成護士訓練,夫妻一起來華。他們初到中國,在雞公山學習中文,第一個孩子不幸死於難產。信陽所在的豫南地區,在民國初年很不安寧,軍閥混戰與土匪活動都是家常便飯,在地方上帶來極大的傷害。因此,地方官員與士紳決定邀請教會合辦醫院,由地方出錢蓋醫院、買設備,由教會出人負責醫療與管理。1920年成立的豫南大同醫院是今日信陽市中心醫院的前身,教會安排施更生出任創院院長。由於醫院只管救人,不問派系,因此受到普遍的尊敬。每一次施更生返國述職後回到信陽,當地民眾就會奔相走告,獻旗歡迎。

醫院人手不足,施醫師不但要駐守信陽,還要支援附近光州(今潢川縣)、確山的教會醫院,雞公山上的學生、居民有需要,他也要上山處理。據醫院同工回憶,施醫師每天門診之外,都要安排很長的手術時間,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點,日復一日,忙碌不已。尤其是在日本侵華戰爭擴及豫南之後,他提早在清晨五點鐘就開始手術,以免受到日本飛機轟炸的干擾。當時有一位美國的左派女記者、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在中國訪問,路過豫南時身體不適,曾經接受施醫師的治療。這位一向對宣教士沒有好感的無神論者,在她的著作《中國的戰歌》(Battle Hymn of China)中,也不禁稱讚施更生是她在華中地區所遇到過最卓越的宣教士。

戰爭可以一次次打斷施醫師在豫南的醫療事工,但澆不熄他從上帝領受的清楚呼召。珍珠港事變後,回中國的道路受阻,施醫師轉往非洲的坦桑尼亞服務,二戰結束後,他立刻回到信陽的崗位,直到共產黨不允許外國宣教士停留為止。回美國後,施醫師在伊利諾州的Danforth開業直到退休,自傳《Scalpel and Cross in Honan》(暫譯:手術刀與十字架在河南)於1952年出版。

施更生有一男兩女,兒子施欽仁(Olaf Skinsnes,1917-2013)出生於信陽,雞公山美文學校校友,是世界知名的痲瘋病專家,一生對痲瘋病的研究、治療貢獻良多。從夏威夷大學退休後,應中國衛生部邀請,出任廣州中山醫科大學教授和國家痲瘋病防治中心顧問。

此外,出生於雞公山的白寶珠(Marjorie Bly,1919-2008)是教育宣教士的女兒,卻受施更生的影響,走上醫療傳道之路。她畢業於明尼蘇達州聖奧勒夫學院(St. Olaf College)護理專業,二戰結束後回到中國,在信陽與施更生有過短暫的機會一起工作。白寶珠回美國後,有兩年時間前往Danforth繼續追隨施更生學習,獲益良多,也更堅定她到海外從事醫療宣教的心志。

1952年,經由痲瘋病專家施欽仁介紹,白寶珠來台灣協助孫理蓮教士在樂生療養院的痲瘋病事工,接著她跨海來到澎湖,展開協助痲瘋病人就醫的夢想計劃,人稱她「白小姐、白阿姨到白奶奶」,一生委身於醫療宣教,直到痲瘋病在澎湖絕跡為止。原來白寶珠與施更生、施欽仁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淵源,可見雞公山下的醫療傳道也為台灣帶來無比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