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7.11.07 愛的真諦

  • 主題:我們的話
  • 期數:345(2017年11月)
  • 作者:陳敏慧
日前,在台大醫院愛心晚會,我聽到一個姊妹分享見證,她提到因為對父親不諒解,故意離家很遠工作,長達十多年很少回家。直到她信主後,聽到主的提醒:「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她決定改變,於是回家和父母同住;後來,她的父親經歷生死關頭,她以禱告看見神蹟大能,主挽回她父親的生命。目前,她照顧患有失智的父親,和父親重建關係有很好的互動,享受幼時未曾有的父愛。

聚會結束時,一位病友淭流滿面地說,他也像那位姊妹一樣,十幾歲就離開家,他自認自己是墮落的不肖子,即使生病,也不願讓父母來看他。我們為他禱告且告訴他,有一位天父永遠愛他,他的父母一定很掛念他。

另一位來參加愛心晚會的弟兄告訴我,他父親正在加護病房,已有幾個月沒有意識,他不確定父親是否已得救,心中很掛念,很盼望主能存留他父親的性命,未來能為主作見證。他說,他的父親會彈琴,曾彈《奇異恩典》給他聽,我告訴他,那就是他父親的禱告,主會垂聽。

這三個子女與父親的例子一直在我腦中縈繞。上帝與我們的關係就如同天父與孩子,但是我們與地上父親的關係,卻可能影響到我們與天父的關係。上帝是慈愛、管教的天父,也是等待孩子回家的天父。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父母對於子女愛之深、責之切,真要學習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林前十三5),為人父母者可能對子女發脾氣且反覆數落兒女的過鍺,目的是提醒、告誡兒女。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可能引起兒女的反感,有時兒女並非不承認自己的過錯,卻因為被定罪,導致親子關係不佳,徒留傷心的父母與迷失的孩子。

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關鍵是孩子看到自己的軟弱與不足,回想父親的愛與恩情,所以返回家中。前例的第一個姊妹在信主之後,生命轉變且順服主,向父親表達愛及感謝養育之恩,進一步原諒接納父親。前例的第二個弟兄,他仍在痛苦掙扎中,充满無奈與感傷。我們為他禱告期待他深刻領受天父的爱,並恢復舆父母的關係。前例的第三個弟兄,他是憂心的兒子,對父親有深沈的愛,更為父親的靈魂得救焦急,主知道,必垂聽這位弟兄的禱告。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7-8),求主賜給我們屬神的眼光,父母能以神的愛面對兒女,兒女也以愛尊崇父母。願主照著祂的應許,使我們除掉石心,賜給我們肉心(參結十一19),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參瑪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