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8.09.06 遠離舒適區的羅明遠醫師

  • 主題:醫宣史話
  • 期數:355(2018年9月)
  • 作者:魏外揚
▲羅明遠醫師 ▲羅明遠傳記

加拿大長老教會除了台灣北部宣教區,還有河南省北部宣教區,由於同屬一個差會,所以兩地宣教士互相支援是很自然的事情。獻身河南教區的一對父子醫師,先後渡海來台灣支援醫療工作,就是最好的例子。父親羅維靈(William McClure)醫師,1901年在得知馬偕罹患喉癌後,特地從河南趕到淡水,雖然已經無法挽救,至少陪伴馬偕走完最後的一段日子,也幫忙淡水偕醫館的醫療工作。兒子羅明遠(Robert McClure,1900-1991)醫師則是在1927-1930年間,因為中國爆發排外運動,暫時轉來台北馬偕醫院工作。當時馬偕醫院的院長戴仁壽正展開關懷痲瘋病患的工作,羅明遠也參與其中,他還受到佛教徒慈善家施乾的邀請,前往施乾主持的「愛愛寮」收容所,為兩個從花蓮被帶來台北的痲瘋病患診治。中國的動亂緩和後,羅明遠又回到中國,繼續他所選擇遠離舒適區的人生。

羅明遠於1900年生在美國波特蘭,當時其父母因義和團動亂而回加拿大,船抵波特蘭就生下他。六個月後,羅明遠由父母抱回中國,在河南省北部長大,先會說中文,才會說英文。青少年時,羅明遠回加拿大求學,1922年從多倫多醫學院畢業。1924年回中國,在河南北部醫療傳道,不斷經歷戰爭時代的冒險與舒適區外的挑戰。以下引用幾則羅明遠在這時期的日記和信件:「我們為醫治被機槍掃射和炸彈炸傷的傷員,從下午兩點一直工作到十點半。這個星期六的夜晚是這樣的疲憊,幾乎連站都站不起來了,汗水浸透了全身,但是累得已經洗不動了。」「早上十一點鐘騎自行車出發到洛陽,給自行車換了一付新鏈條和一付結實的行李架。在戰爭期間,帶上一條毛毯和一件雨衣已經是夠重的,而我背上的背包有50劑抗菌素和可為兩萬人使用的牛痘疫苗。用了5小時15分鐘騎了55公里,感到非常勞累。」「鄭州現在白天每日都要遭到日本飛機轟炸,警報聲在白天幾乎不間斷。我們醫院住滿了轟炸的受難者,全部是平民。我們像馬一樣地工作,狼吞虎嚥地吃,睡覺像木頭一樣。現在是晚上十一點,整個上午我都在做手術,下午在X光室工作,然後我騎自行車到兩英里外的天主教醫院辦事。」

抗戰期間,羅醫師還擔任國際紅十字會中國西部和西南部的負責人,主管沿中緬公路運輸援華物資,這是一項繁重、艱苦又危險的工作。他也擔任英國公誼會旗下「公誼救護隊」(Friends’ Ambulance Unit)的督導員,任務同樣繁重,要運輸國際援華物資、組織巡迴醫療隊,成員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志願者,需要大量協調和組織工作。羅醫師學過跳傘,有一次冒險跳傘到地面搶救一位失事美軍飛行員的生命。戰爭結束後,1947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英國公誼會與美國貴格會這兩個姊妹教會,表彰他們在戰爭期間所從事的人道救援工作,羅明遠應該是功臣之一。

戰後,羅明遠在多倫多加入一個醫療團隊,參與外科與婦產科的工作,大約有一年半的時間。這是非常理想的舒適區,卻也令羅醫師感到沉悶無聊,一直在尋找離開的機會。1950年,他來到漫天烽火下的巴勒斯坦加薩,負責一所教會醫院,說好只做一年,卻因等不到接班人而延長到四年,直到教會決定出售這所醫院。1954年,羅醫師出現在印度中部的Ratlam,負責一所有一百張病床的教會醫院,一待就是十三年。他在印度大力推動計畫生育,當時遭到來自教會內外的抨擊,後來卻成為許多推動節育機構的榜樣。從印度回來後,1968年,他被推選為加拿大聯合教會的總會議長,任期三年,他是第一位非神職人員而出任這個職位,可見他具有崇高的聲望。

接下來,年過七十的羅醫師繼續在舒適區外尋找他的舞台。1971年,他來到東南亞婆羅洲的叢林,住在原住民伊班族人中間,引導他們從巫醫手中轉向現代醫療。針對伊班族破傷風死亡率高,他除了推動衛生教育,也設計一種急救包,教導族人使用,收到很好效果。之後,他到過秘魯亞馬遜叢林,為原住民施打疫苗;到過加勒比聖文森島推動節育;到過非洲薩伊一所醫院,四個月內為病患動了約四百次手術,對於將近八十歲的老人而言,這是一個可觀的數字。最後一站,他花了幾個月時間,在加拿大卑詩省北部一家教會醫院工作,幫助當地原住民。1878年底,他終於從醫療工作退休,在多倫多度過晚年。期間,回訪過中國、印度、婆羅洲等地,仍然充滿活力。

1991年去世,留下妻子與三女一男,妻子一路與他同心同行,共同譜下醫療宣教的傳奇故事。羅明遠的英文傳記McClure:The China Years of Dr. Bob McClure已於1977年出版,可惜至今未有中文譯本,否則一定告訴我們更多舒適區外的精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