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8.11.07 醫療關顧的心

  • 主題:本月主題
  • 期數:357(2018年11月)
  • 作者:李文成

感謝主的恩典,讓我有機會在高雄市基督教醫務人員傳道會成立十周年的感恩禮拜中與大家分享,既感到榮幸,也覺得惶恐,願神憐憫我的不足。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在信仰與醫療工作中的「心」體會—醫療關顧的心。

在場很多牧長和兄姊都是委身在醫療傳道與關顧多年的同工,我們都有同一個心志,就是要傳揚主愛,為主得人,這也就讓我想起了主耶穌三次對得人漁夫彼得的呼召。彼得與兄弟安得烈在加利利海撒網打魚時,主耶穌呼召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主。(太四18-20)跟隨主耶穌的初期,也是在加利利海,目睹水深之處大豐收的神蹟後,彼得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主耶穌卻對他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路五8-10)主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時,又是在加利利海邊,目睹一百五十三條大魚的豐收神蹟後,主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是的。」主耶穌再三確認後,託付彼得:「你餵養我的羊。」(約二十一17)

從被預言將來可以「得人如得魚」,到「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又到能承擔「餵養主羊」的託付,彼得跟隨主的這幾年,到底學了甚麼功課才能「為主得人」?他的經歷應該可以成為我們的幫助。我想到三方面,對個人,要「把自己看低一點」;對他人,要「相信別人沒惡意」;對天父,要「相信上帝有恩典」。

我們先來看一段彼得的經歷。路加福音第五章提到「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路五1-3)革尼撒勒湖就是加利利海,這裡描述眾人擁擠主耶穌,要聽神的道,但彼得呢?在洗漁網!

為什麼彼得沒有在熱切想聽主道的群體中?或許是因為整夜沒睡去打魚,卻打不到魚,身心俱疲。又或許彼得仍自視甚高。就當時猶太人階級觀念,彼得是有產階級的漁夫,高過一般農民及木匠耶穌甚多,加上自己愛當老大的性格,不願擠在聽道群眾中是有可能的。不過,主耶穌刻意給彼得一個服事的機會,上了他的船講道。

主耶穌講完道了,就對彼得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彼得回答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很多魚,網險些裂開,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路五4-6)照一般人的反應來說,彼得應該樂翻了,他或許會對主耶穌說:「主啊,謝謝您,您太厲害了!請您明天再告訴我們哪裡可以下網大豐收。」想不到他卻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主耶穌當然沒有離開他,反而對他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路五8-10)

把自己看低一點

彼得為什麼突然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因為看到主大而可畏的恩典。當彼得深知自己是個罪人,願意俯伏在主膝前時,主耶穌就對他說:「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先知以賽亞蒙召時,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也驚呼:「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賽六5)當以賽亞深知自己是個不潔不配的人時,主就對他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賽六8)彼得和以賽亞有共同的特徵「知恩」、「知罪」,然後可以「受差遣」。「知恩」讓我們知道感恩圖報,可以甘心樂意領受神的差遣去服事人;「知罪」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軟弱,可以學習謙卑,用恩慈的心服事人。

我們奉差遣在醫院作探訪關顧的事工,更應該謙卑,留意「把自己看低一點」,因為關懷的對象常是處在病痛貧苦中的人,一不注意我們就會流露出高他們一等的心態,好像要把福音這個好東西「施捨」給他們。我們是神恩典流通的管道,不是禮物轉運站,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一個最需要恩典的罪人,神的恩典藉由我們流到其他需要的人。如果我們自視甚高,神的恩典流不進來,如何傳給人?要把自己看低一點,要與哀哭的人同哭,讓神的恩典豐富地供應在彼此之間,因為恩典總是往低處流。

現任教宗方濟各於2013年二月就任。同年三月28日,方濟各首次履行天主教聖週四的洗腳禮,他到羅馬一間少年監獄,為十二名少年犯洗腳,其中有二名穆斯林,二位少女。這是歷任教宗首次到監獄履行洗腳禮、也是首次為女性洗腳、首次為穆斯林洗腳。同年十二月方濟各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時代年度風雲人物,《時代》盛讚他是「人民的教宗」,擁抱貧困與生病的教徒。然而,這位「擁抱貧困與生病」的教宗如何看他自己呢?方濟各接受《天主教文明月刊》專訪時,主編安東尼斯帕達羅神父問教宗:「誰是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他很平靜地回答:「我是個罪人,這是最準確的定義。這不是言談上的比喻或一種文學類型,我是個罪人。」教宗深知自己是個罪人,才能擁抱貧困與生病的百姓,如果我們不學習把自己看低一點,如何把愛的福音傳給病痛中的人們?

相信別人沒惡意

當主耶穌即將開講,大批群眾熱切想聽神的道,此時彼得等人卻在洗漁網。這好像一個大教會坐滿了慕道友,主任牧師要開始佈道會講道,卻發現執事會主席和幾位執事在門外滑手機。牧師會怎麼想?這些執事看不起我嗎?我講的道不吸引人嗎?他們對傳福音沒有興趣嗎?或許牧師沒有言語斥責或抱怨,心裡一定很受傷。

主耶穌卻不一樣,祂相信門徒們沒有惡意。主體諒門徒們是因為身心疲憊,所以失意地在洗魚網;主了解門徒失意是因為沒有盼望,不明白在神裡面就能擁有一切,包括漁獲。所以,祂要求上彼得的船講道,佈道會完再去捕魚,為門徒們上一堂課:「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

主耶穌常當我們榜樣,相信別人沒有惡意。當祂略有名氣時回到家鄉,安息日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就說:「這人從那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異能呢?這不是那木匠麼?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麼?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麼?」他們就厭棄祂。主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可六1-4)家鄉父老厭棄主耶穌,但主並不認為他們有惡意,一來因為所有的先知都不被家鄉人尊敬,不是只有主耶穌;二來家鄉人是因為對角色固著的期待,不認為木匠會變先知,所以不尊敬祂。

我們去醫療關顧時,難免會遇到漠不關心,甚至態度不友善的人,這時「熱臉貼人冷屁股」的感覺實在不好受,就當自己有幸為主受苦吧,主必眷顧。我們要像主耶穌一樣,相信對方沒有惡意。他們通常像彼得,或許正處在身心煎熬,無暇理會我們;又或許是因為對福音的好處不瞭解,不願接觸這信仰;更可能是個性使然,有些人本來就不容易與人熱絡。千萬不要覺得對方看不起我們,甚至對傳福音心灰意冷,如果有可能,我們可以學習主耶穌「恩慈對待彼得」的榜樣。

什麼是「恩慈」?保羅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寇世遠監督解釋,「又有恩慈」原文的意思是給人第二個機會,給對方一條建設性的道路。簡單地說,愛的積極意義就是有建設性地成全對方。彼得因撈不到魚而身心俱疲,對聽神的道沒有興趣,主耶穌就給他另一個機會,有建設性地成全他,上彼得的船講道,再去下網捕魚,讓他看到神的大能與豐富,這就是恩慈。

我再舉一個例子說明。某教會在一個新社區買地建堂,將搬遷到新堂聚會前,牧師發起到社區傳福音的活動。星期六下午,天氣還很熱,林長老與張執事來到附近工地分發福音單張。賣涼水的婦人笑臉招呼這兩位衣著斯文的客人,林長老拿出福音單張,很和善地對她說:「我們是前方那個剛蓋好的教會…」,一聽到教會,婦人搶下福音單張,丟到一旁,斥喝:「走開!走開!」洩氣的兩人,沉默地往前走了半分鐘,年輕的張執事氣憤地說:「如果她知道你是大公司的老闆,就不會用這種口氣對我們說話了。」林長老微笑地回應:「認識我沒有用啊,要認識主耶穌才好。」

晚上靈修的時候,林長老想起白天的這件事。又彷彿聽到被鄙視嘲笑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二十三33-34),竟潸然淚下。下個禮拜六下午,林長老獨自再來到涼水攤,他戴頂老舊帽子,穿著汗衫、短褲、涼鞋,就差沒嚼檳榔,賣涼水的婦人沒認出他。林長老買瓶礦泉水,跟婦人聊了起來,約莫五分鐘後,林長老問婦人:「妳有沒有去過教會?」婦人回答:「我們這種艱苦人,三餐都不知道在哪裡了,怎麼可能去教會吹冷氣。」林長老就跟她談起了艱苦人的朋友,耶穌。其實別人真的沒有惡意,只是處境不一樣,恩慈相待往往是打破隔閡的最好方法。

相信上帝有恩典

傳福音真的很辛苦,主耶穌也曾遇到困境。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在猶太人的城中行了許多異能,但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主耶穌就責備他們,並且預言將來他們所受的審判,比居住在推羅、西頓的外邦人更大,比所多瑪更慘。(太十一20-24)在傳福音遇到挫折,應該很沮喪的時候,主耶穌卻禱告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太十一25-26)

我們也常會在醫療關顧、傳福音的時候灰心大嘆:「主啊,我們傳的有誰信呢?」或許我們也可以學習主耶穌的禱告:「父啊,我感謝祢!我相信凡事都有祢的美意。」傳福音遭遇困境是常態,千萬不要懷憂喪志,我們一起學習盡本分服事主、服事人就好,凡事交託,相信上帝有恩典。

有位弟兄向妻子傳福音多年,常為她禱告,但妻子始終不願意跟他來教會。幾個月前,他跟我提到兒子愛上電腦遊戲,甚至半夜起來偷偷上網玩遊戲,令他們夫妻非常苦惱。我們交換意見,一起禱告求主幫忙。禱告完,他對我說:「說不定上帝要藉著我兒子的事幫助我太太,讓她願意來教會。」我聽了非常感動,心中暗暗求主成全。雖然向家人傳福音沒有果效,家中又遭遇新的困難,我的弟兄卻有盼望,相信上帝有恩典,有祂的美意。

我的母親八十五歲,還沒信主。哥哥和我都是學生時期接觸信仰的,已經信主四十年了。我們常為媽媽禱告,也會邀請她去教會,因祭祖的顧慮,媽媽一直不願信主。今年五月的某一天,飯後閒聊時我跟媽媽說:「媽媽,如果您沒信耶穌,死後我們會去不一樣的地方耶。」媽媽突然很鎮定的問我:「你哪裡知道死後會去那裡?」我跟她說:「我是妳兒子,不會騙您,我確定信耶穌死後會去天堂,沒信耶穌會下地獄。」她轉過頭去看電視,沒再跟我講話。不過,從再來的那個禮拜天起,母親主動告訴大家,她要去教會了,至今沒有中斷主日禮拜。感謝主,領人信主雖然不簡單,我們仍要堅信上帝有恩典,神會在自己所訂的日子,成就祂的美意。

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林前三6-8)醫療關顧是份撒種、澆灌的事工,是我們分內的工作,本來就算不得甚麼,神竟應許「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盼望我們一起學習把自己看低一點,相信別人沒有惡意,相信上帝有恩典,盡自己的本分,仰望那叫人成長的神,讓我們關懷的對象和我們自己都蒙神悅納。
◎本文為高雄市基督教醫務人員傳道會成立十周年感恩禮拜講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