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9.01.07 相信上帝的帶領計畫,醫療傳道守護後山──訪花蓮門諾醫院吳鏘亮院長

  • 主題:人物故事
  • 期數:359(2019年1月)
  • 作者:蔡惠玲

花蓮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醫師生長於基督教家庭,就讀臺北醫學院時,就選擇到台北馬偕醫院實習,之後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擔任神經外科主治醫師。1999年應當時門諾醫院院長之邀,為了照顧後山族群,舉家遷移到醫療資源較為貧乏的花蓮,用醫療專業守護後山14年,並於2013年接任門諾醫院院長至今,這都是為了實踐基督信仰醫療傳道。以下是專訪內容全文。

一、談談您的信主的經歷?
 
答:我在基督教家庭長大,是第四代基督徒,我的曾祖父是傳道師,我的阿公是醫師,我的阿公早年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時跟蘭大衛醫師學習,後來到屏東家鄉開業。

我的信仰經歷並非像有些第一代基督徒一般,在生命非常困難的時刻遇見神。我參與的是長老教會,接受小兒洗,在當兵前接受堅信禮,平日參與教會主日及聚會,有時也會參加特會,聽牧師傳講信息,慢慢地可以感受到上帝同在,跟上帝的關係愈來愈親密,我的信仰歷程很平順,這是上帝的恩典。
 
二、您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及馬偕醫院行醫後,於1999年來到花蓮門諾醫院服務,談談走上醫療傳道的歷程?
 
答:我們家族中,很多親戚是醫師,所以我被期待往行醫這條路走。我從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之後,就希望能在教會醫院服務。我在馬偕醫院是學習的階段,擔任實習醫師跟住院醫師,並接受神經外科的訓練,之後考量未來的道路,要從住院醫師升主治醫師時,當時馬偕醫院並沒有多餘的主治醫師缺,而彰化基督教醫院正在招募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所以我就去應徵,在彰基共服務了六年。

我從馬偕轉到彰基時,有一位我國小及國中的同學已經在花蓮門諾醫院服務(後來接任黎明教養院院長)。當時門諾醫院的院長是黃勝雄醫師,是神經外科醫師,不僅要開刀、看診,還要做行政管理,非常需要另一位神經外科醫師來協助他臨床的工作。我想可能是上帝的時間還沒有到,我的同學誤以為我是骨科醫師,雖然知道門諾醫院缺神經外科醫師,並沒有邀請我來門諾醫院。而當時門諾醫院也不是我的考慮目標,所以我就到彰基任職。幾年後,我跟同學在其他的場合見面,他才知道我是神經外科醫師,釐清了這個美麗的誤解。

在彰基服務的後期,醫院考慮未來要設立兒童醫院,在籌備人力資源的時候,就詢問我是否接受醫院派任到加拿大多倫多進修小兒神經外科的領域,之後在兒童醫院提供服務。我考量之後,開始預備必要的考試,在語言的部份找一位英文老師來協助我。這位英文老師是天主教徒,也是我的小孩的英文老師。經過幾個月課程後,他問我「這樣準備考試,你快樂嗎?」這問題再一次讓我思考我之後要走怎樣的路。

我想起,就讀醫學院時參加學生團契,參與暑期醫療隊的服務工作。那段時期,我們常在思考我們本身的職涯其實是可以跟信仰結合的,也就是醫療傳道是可以並行的。

我在彰基服務這六年時間,門諾醫院一直都在尋找神經外科醫師。在我的同學澄清我是神經外科醫師後,黃勝雄院長也曾經寫信給我,邀請我到門諾工作。但當時我只專注在彰基的工作,並沒有回信,現在想起來實在很沒有禮貌。直到英文老師問我「這樣準備考試,你快樂嗎?」我想起門諾醫院仍然缺醫師,於是想到或許可以來門諾服務。

當時以一個年輕的主治醫師來說,我在彰基做得相當不錯。對於這個重大的改變,我詢問妻子及父母的意見。我的妻子對我的決定一向支持,但是我的父母親則是反對,原因是他們認為花蓮很遠,颱風及地震都多,且如果要探望孫子,也很不方便。

但是上帝掌權在這件事情之中,也改變人心。我的父母親後來在某個場合談到這件事情,有人告訴他們「如果這是上帝的呼召,呼召你的孩子到門諾醫院,其實是很好的事情。」於是我的父母親就改變態度,轉為支持我從彰基轉職來到門諾醫院。因此決定及過程進行得很快,我於1999年4月決定來門諾醫院,之後得到家裡的支持,7月就結束在彰基的服務,8月就帶著妻子跟三個孩子一起來到門諾醫院,9月就正式開始在門諾醫院服務。
 
問:曾經在其他媒體看到,基督信仰影響了您對成為醫師的看法及服事病人的態度,包括:「看重每一個『與我無關』的生命」。而且,您來到門諾醫院19年,回應醫療傳道的呼召,是否遇到很困難的事情?如何面對?
 
答:所謂「醫療傳道」,我的看法是,神的恩典讓我有機會接受訓練成為醫師,但是醫療本身不是最終目的,上帝的目的是讓我透過醫師的職份,並且藉著醫療,讓人體會上帝在我們當中。就像門諾醫院蓋在花蓮,是來彰顯上帝疼愛這地的百姓,透過醫療來醫治病人,醫療只是過程,最終的目的是讓人知道上帝同在,上帝醫治病人,讓人認識基督信仰。所以,「醫療」與「傳道」是密不可分的。

我在門諾醫院服務19年,每一天我都很享受在其中,我認為每天都有上帝的祝福。當然,在醫療的過程中,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會是自己期待的結果,例如:有時候,我跟病人或家屬的想法不同;有時候,我沒有辦法把病人的生命挽回;有時候,會發生一些非預期的問題或結果。

但是,我認為,即使有非預期的結果,我相信這些事的發生都在上帝的旨意及計畫之中,這並不是困難。所以,我執行我應該做的部分,其他就交給上帝負責。我也體會,人很有限,更需要倚靠上帝。
 
問:2013年,您就任門諾醫院院長時,曾引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4-7節「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勉勵大家,談談您對醫療團隊服事的看法。
 
答:上帝給每個人的恩賜不同,我認為,上帝讓我成為醫師,讓其他人成為護士、行政人員、管理人員、清潔人員,都是上帝的計畫及安排。並不是我比較聰明或優秀,所以我成為醫師。

事實上,職位是短暫的,我認為,在醫院工作的每個人,在上帝眼中都是平等、重要的,但因為上帝給人的恩賜不同,且因為角色不同,所以負責的職責也不同。醫院是團隊合作,若每個人都能盡力,醫院就能運作得很好,若有人無法好好發揮所長,醫院團隊就不能發揮最大成效,所以,每個人都很重要。我認為「有什麼樣才能,都是神的賞賜。這不是為求自己的益處,而是為了服務人」。
 
問:談談您對於年輕醫務人員投入醫療傳道的期許及勉勵。
 
答:單純的相信上帝的帶領,及上帝引導的生命計畫。所以,每個階段盡力把被託付的事情做好,例如:學生應該認真學習,有機會參加醫療服務隊;醫護人員應該認真做好負責的工作,每一個職份都應該做好該負責的事情。

我們可以規畫未來,但是要相信上帝帶領的計畫更美好。對於投入醫療傳道不需要太憂慮,相信上帝必會引導我們前面的路,認真做好每一階段上帝的託付,上帝要使用這些經驗,成就各階段的工作。上帝掌權,都在上帝的計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