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9.03.27 進入安息:基督教信仰的善終境界

  • 主題:人生最後一哩路
  • 期數:362(2019年4月)
  • 作者:周恬弘
安息不僅是身體的善終

今年一月生效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正式將「善終」納入我國法律,此部法律立法的三大目的包括: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

《病主法》起草人孫效智教授[1]說明:「好死」就是善終。「由於醫學科技之進步導致某些情況下的『加工賴活』愈來愈『不如好死』,這使得傳統上『好死不如賴活』的想法受到挑戰而有調整的必要。」因此《病主法》「在特定『賴活不如好死』的情形下,病人得選擇不再賴活而能以好死為出路」,保障病人的善終權益。

根據《病主法》,民眾若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簽署與註記「預立醫療決定」,表明在5類特定重症或臨床情況下,拒絕採用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或流體餵養,醫療人員便可以在這些條件符合時,尊重病人的意願,不施予或撤除相關的維生或營養措施,並提供必要的緩和醫療照護,讓病人安然離世。

《病主法》使我國對醫療自主權和善終權益保障往前跨一大步,不過其中對善終的關注,仍侷限在免除病人臨終前因病症與醫療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痛苦,讓病人好死。

從世俗的角度看,人難免一死,好死應該是每個人都期望的。可是沒有痛苦的好死卻不是自己能夠完全做主的,大多可遇不可求。耶魯大學外科與醫學史教授努蘭醫師在其經典著作《死亡的臉》中,道出死亡本質上是一個痛苦、肉體崩解的過程。他說,「在我看過的死亡過程中,有尊嚴的並不多。」

若只是以臨終前身體的痛苦與否去定義善終,那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是「不得好死」。我認為基督教信仰的善終意涵更為豐富且真切,其中「安息」的價值可為我們開拓出更適切的善終視野。
 
安息追求的平安境界
 
基督徒最常以某人「安息主懷」宣布親朋好友的過世,「安息」成為教會社群裡死亡的代名詞。網路社群媒體中,若有人貼出親朋好友的死訊,其他人也常寫「R.I.P.」給予回應或安慰,這是”Rest in peace”的縮寫,意思就是「願逝者安息」。

中文的「安息」(在平安中休息)與”rest in peace”的意義非常貼近。但聖經中的「平安」含意比任何一種譯詞更廣且完整,是指一種現在與將來的完全、圓滿、和諧、安詳的存在情況,這是上帝的恩賜,並反映出上帝創造的原意與最終的目的[2]

進入這種境界的安息充滿盼望,令人嚮往,一點都不讓人悲傷。安息絕非結束,而是生命得到上帝永遠的應許。而且安息是每個人都能夠得到的恩典,只要我們信靠上帝,透過耶穌的救恩,生命便永遠與祂連結。

台灣神學院魏連嶽教授指出[3],基督教信仰相信死亡並非上帝創造計畫的本意,而是人犯罪的結果,但上帝差派耶穌道成肉身,為我們的罪付出代價,使我們能與上帝和好,在基督裡不僅可以不死,還能得到永恆的生命。

上帝應許的平安不只在將來,也存於現在。追求現今的平安也有助於我們為安息做好準備,讓我們能夠邁向及迎接真正的安息。信仰中「平安」的意涵,必須以身、心、靈這三個面向的整全安適去理解,這也是全人醫治所追求的理想。

基督教本質是建立在「關係」上的信仰,這是它最獨特的地方;舊約聖經「安息日」(Sabbath)的概念,則蘊含人與上帝、人與人、人與自己和人與自然的合宜關係與理想,正好分別引導我們去追尋心靈、心理與身體的平安。
 
身體安息的境界
 
首先是身體的平安,身體是上帝所賜的殿(哥林多前書6:19),我們須好好照顧身體,盡量維持健康的狀態。因此,過健康的生活型態,規律運動、適度飲食和營養、遠離危害(抽菸、酗酒、不安全的事物)有其神聖的重要性。

身體健康維護對安息很有幫助,「疾病壓縮論」指出活躍、健康的生活可以實質縮減一生中處於殘疾的歲月,提高我們過健康、自主的生命比例,盡可能降低人生晚期受病痛折磨的機率與程度。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每天游泳健身,高齡95歲在睡夢中自然過世,去世前仍在寫作。96歲高齡的周聯華牧師雖有心臟病史,但仍活躍服事,帶查經班。他在陽明山參加聚會後開車下山途中突然心臟病發,送醫救治但在1小時內便過世。從身體的面向看,他們都是「安息」的典範,臨終前並沒有經歷痛苦。

心理安息的境界
 
第二個面向是心理的平安,包括:精神方面的安適與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當今快步調的社會與疏離的實況,確實對人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壓力與挑戰,反映在憂鬱症等精神症狀、家庭關係薄弱與人際關係緊張等種種現象,這些問題也經常是臨終者心中最大的痛與無法安息的原因。

對臨終照顧來說,協助臨終者重獲心理的平安甚至比減輕身體的病痛更形迫切。安寧照護除了緩和末期病人的身體不適之外,更強調透過「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達到圓滿的「四道人生」。即使像李敖那麼高傲的人,在人生的盡頭,最在意與期待的仍是與在世的「仇人」見面,彼此和好。
 
靈性安息的境界
 
第三個要追求的層面是靈性的平安,特別是指我們每個人與上帝有良好的關係,了解自己的人生在祂眼中的價值與旨意,並清楚離開這個世間之後生命或靈魂的歸向。

靈性的平安給我們面對在世痛苦與考驗的力量,當我們明瞭上帝為自己在人間所設定的使命時,一切的磨練都成為有意義的,並可支撐我們經歷臨終前可能的衰老或病痛。奧地利精神學家弗蘭克醫師(Viktor E. Frankl)是二戰期間,少數從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猶太人。他曾表示:宗教信仰成為他在患難中生命的支柱,他能存活要歸功於對神堅定的信仰。後來他提倡意義治療法[4],並常引用尼采的話說:「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能忍受。」

前濟南街長老教會牧師翁修恭晚年曾受訪[5]分享:「面對人生的最後階段,即使有病痛,卻不能放棄生存的意志!這樣做可以幫助還沒來到那階段的人,帶給他們極大的安慰和鼓勵。」同時,翁牧師也認為宗教信仰可以提供智慧,讓臨終者平靜度過。

要讓臨終者平靜度過,免於對死亡的恐懼,除了適切的陪伴與緩和照顧之外,最重要的是對即將要進入的生命狀態與境界有所盼望。前馬偕醫院院牧林寶祥牧師說:「準備心與創造主面對面,接受祂的救恩,這乃是老年人要做的最要緊的事。[6]」翁修恭牧師進一步說明:「如果我們知道死亡之後的出路是甚麼,是另一個生命世界時,害怕就會減少。基督徒相信人死靈魂會回到天家,回到無限快樂的地方,就非但不會怕,也撇棄了本能的害怕,轉變成喜悅的盼望。」
 
臨終者全人安息

靈性的平安是臨終者得到安息最重要的基礎,現今大多數的人都是在醫院臨終,使得臨床團隊在靈性照護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二十一世紀生死課[7]》提到,(美國)有高達七成醫院重症病人希望醫師詢問自己的信仰,討論靈性的問題。獲得靈性照護的病人去世前生活品質較好,也比較不會接受非必要侵入式的治療;如果病人虔心以宗教信仰預備死亡,靈性照護的效果可加乘5倍之多。

由於醫療團隊瞭解病人的病程與需要,所提供的靈性照護會比宗教團體所提供的支持度更為適切。作者海德・沃瑞棋醫師建議臨床團隊主動問病人:「你覺得自己有靈性追求或宗教信仰嗎?」「在治療或照顧過程中,你希望我們和你討論這些問題嗎?」

靈性、心理與身體三個層面並非彼此獨立,而是互相關聯,幫助臨終者達成「全人安息」。雖然這是整全的善終所要達成的境界,但必須從平時開始操練與準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每一天當成終末的時刻,去追求靈性(與神的關係)、心理(與人的關係)與身體(與自己的關係)的平安。因此,無論上帝何時要接我們離世,我們都能以坦然、喜樂的心,安息在祂所為我們預備的國度。

身為基督徒醫療工作人員,我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盡力幫助我們所服事的病人,也能享受上帝安息的福分。
 
[1]孫效智,《病人自主權利法》評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2017年01月 (13:1期),第4-7頁。網路連結:
file:///C:/Users/thchoutw/Downloads/1.%E3%80%8A%E7%97%85%E4%BA%BA%E8%87%AA%E4%B8%
BB%E6%AC%8A%E5%88%A9%E6%B3%95%E3%80%8B%E8%A9%95%E9%87%8B.pdf

 
[2]楊牧谷主編,1997,《當代神學辭典》(下冊),校園出版社,第873頁。
[3]魏連嶽,2016年,〈死亡與永生〉,收錄於《基督徒一定要上的12堂基要真理》,希伯崙出版社,第145頁。
 
[4]弗蘭克(Viktor E. Frankl)著,趙可式、沈錦惠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光啟出版社。
[5]翁修恭口述,〈人生最後一程的準備〉,收錄於黃勝雄等著,《退休新學堂─迎接銀髮新天地的14堂課》,門諾醫院出版,第165-181頁。
[6]林寶祥,〈人生的冬天:一位老牧者的自述〉,收錄於黃勝雄等著,《退休新學堂─迎接銀髮新天地的14堂課》,門諾醫院出版,第157-163頁。
[7]海德・沃瑞棋(Haider Warraich)著,朱怡康譯,《二十一世紀生死課》,行路出版社,20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