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19.06.03 台灣醫療人員靈性關顧發展之挑戰──實務分享

  • 主題:醫療傳道
  • 期數:364(2019年6月)
  • 作者:邱牧恩

我成為職能治療師大約11年的時間,服務超過1000對的家長和孩子。過程中,在靈性關顧遇到很多困難與挑戰,所以我來分享此主題。

醫院裡除了有醫師及護理師,還有藥師、醫檢師、營養師、放射師、心理師、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醫事人員,為了呈現不同專業人員在靈性關顧的挑戰,我特意於醫院內進行訪談,並歸納及呈現出以下的挑戰及困境:
 
挑戰一:承受各種壓力,包括1.業績、效率、指標。2.價值的迷失。3.難以用心陪伴。
 
我們在醫院工作,除了需達到醫院訂定的目標,也必須具備良好服務品質,如果業績下滑,可能會被指責。久而久之,我們可能會產生價值觀的迷失,較難去判斷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若是考量指標、業績,則較無法顧及病人的靈性關顧,無法有足夠的時間用心去陪伴病人。
 
此外,即使醫護人員有心想對於病患進行靈性關顧,也可能面對以下問題,包括:1.工作類型封閉。2.工作環境不允許。3.不知道該怎麼做。舉例來說:若醫檢師為病人進行抽血只需要30秒,要如何進行靈性關顧?或工作類型是在檢驗室裡進行檢體分析,無法接觸病人,可能就沒有機會為病人進行靈性關顧。

挑戰二:靈性需求敏感度不夠,包括:1.沒有時間關心病人。2.認為靈性關顧是非必要的。3.缺乏靈性關顧的養成教育。
 
門諾醫院是間基督教醫院,會鼓勵同工對病人多關心進行靈性關顧,但並非所有的醫療環境都會支持醫護人員為病人進行靈性關顧。有些醫療院所甚至為顧及業績量等因素,連用餐、上廁所都沒有時間,很難顧及到病人的靈性。

還有一種狀況是,即使醫護人員想對病人進行靈性關顧,但不知道如何互動及關心,我認為這與靈性關顧的養成教育有關。護理人員可能接受較多訓練,而職能治療師因專業養成有關,可能也具備部分知能。但事實上普遍的狀況是,大部分的醫護人員並沒有接受很好的教導,知道該如何評估病人的靈性狀況及關懷方式。例如:即使了解病人的家庭需要幫助,也不知道如何進一步關懷。

挑戰三:醫病關係界線,包括:1.維持治療性關係界線。2.尊重病人自主權。3.「傳福音」是否是件醫療行為。
 
工作這麼多年,對我而言較挑戰的問題是拿捏醫病關係的界線。我記得,就讀大四時在精神科實習,患者多半是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等。當時的臨床老師跟所有同學說「不要帶病人去教會」,我感受到彷彿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我身上,因為我的名字就讓大家知道我是基督徒。

多年工作之後,因為臨床經驗愈多,我就愈能體會老師的話裡涵意。因為精神疾病患者的問題較複雜,過去可能曾有治療師帶病患去教會,讓病患對治療師產生不適當的依附關係,反而造成後續治療及療程等問題。所以,我提醒自己,當我關顧病人的靈性,想邀請他去教會,或關心他的家庭,在醫病關係的界線上,我會特別注意。

而這幾年,我擔任花蓮偏鄉的行動早療職能治療師,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關顧病患靈性的故事:
 
我服務的個案是個早產兒,約26週就出生,出生時不到一千公克。他的母親罹患大腸癌末期,在懷孕五個月的時候為了做化療,只好提早剖腹產生下孩子,不僅母親住加護病房,新生兒出生之後也住加護病房,且母親數次發出病危通知。由於孩子是早產兒,行動早療團隊便特地開車去進行家訪,關心孩子發展及家庭狀況;家訪過程中,我們與母親談話,發現她有許多擔心,母親擔心她的病況更差,或是她因病過世後,無法照顧孩子,這讓她感到很絕望及難過。

於是我鼓起勇氣問這位母親,「我可以為妳禱告嗎?」她表達「願意」且說,她在門諾醫院住加護病房的時候,也有護理人員為她禱告。她說,很感謝耶穌,是耶穌救回她及孩子的性命,雖然她沒有很認識耶穌,但耶穌使她及孩子多相處了一些時間。

我發現,當我鼓起勇氣提出為病人禱告,關顧病人的靈性時,其實病人的接受度比預期來得高;而基督徒醫療人員的角色,其實可以為病人帶來更正向的力量。

如前所述,我訪談院內醫事人員同工時,大家對於進行靈性關顧有提出困難,但同時也給了很棒的建議及方法,如下:

「我在陪伴病患檢查的時候,會觀察他們的表情,感覺是否痛苦或哀傷。」(醫技師)
 
「雖然沒有機會接觸病患,但我以身作則關懷新人或同事,帶動單位內的和諧氣氛,平常就撒下福音種子。」(醫檢師)
 
「接觸病患的時間雖短,但我們對待人的態度,能夠啟動他們接納的心。」(放射師)
 
最後,我想分享,基督徒醫護人員對病患進行靈性關顧時,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人們感受到耶穌真實的愛,因為我們付出實際關懷的行動,就是進行靈性關顧,才能彰顯基督信仰的力量。
​◎2018年醫療傳道聯合退修會台灣醫療人員靈性關顧發展之挑戰─小論壇分享文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