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ICLE最新文章
ARTICLE最新文章
2019.10.04
聆聽上帝的召喚
認識上帝是23歲那年的事,在非洲的馬拉威,自那之後,我深深相信上帝在海外宣教找到了我,定會在海外宣教使用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我實在不是一個甘願一直坐在診間的醫師,儘管我真的很愛我兒科的可愛小病人們。每年我總要找個機會參加海外短宣義診,泰國、肯亞、中國等等,尋尋覓覓,其實最終是希望找到可以落腳長宣之處,於是這些年,漸漸地集中在泰國的宣教工作。至於為什麼是泰國,我也不太明白,只知道我就這樣投入了,不只一線的義診醫療工作還承接了陪伴學生的傳承工作。
2015年,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那一年,短宣義診遇到很大的瓶頸,我不認為短期的義診可以幫助人,甚至擔心短期的義診帶來的衝擊是我們無法負責的,我心裡有一個黑暗的角落無法描述,無法被安慰。在那次短宣接近尾聲的某一次晨更,宣教士、台灣基督教道生院董事長翁瑞亨醫師問了在泰國短宣的醫學院學生覺得泰國最需要什麼,沒有人答得出來,最後的答案竟然是「傳道人」! 泰國,這個離我們不遠,以信仰佛教為主的國家,看似溫和,卻有著根深蒂固的輪迴綑綁,走到哪裡,看見佛像或信仰象徵物,就拜到哪裡,跟台灣有些類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我被泰國人的和善感動,卻也心疼他們跟傳統台灣人一樣背負著輪迴重擔。是不是該有一點點的不一樣,來減輕這樣的重擔,泰國如此,台灣亦然。
聆聽上帝的呼召
我終於明白我心裡缺乏的那一塊是什麼,不敢跨出去的一部份是什麼。原來,醫治人身體的疾病是我眼睛看得到,頭腦想得到幫助人的方法,但是最終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安慰以及靈性的需要,才是上帝放在我心裡最珍貴的負擔。當我霎時明白了這一點,眼淚不停不停地流!我暗自決定要走一條不同以往的路!
回到台灣之後,我將我的困惑帶到上帝面前禱告,也跟翁瑞亨醫師討論這一個想法,是不是該放下醫師的工作,面對自己,做一些神學的裝備了?是的,答案是肯定的,於是我申請進入了道生神學院就讀。雖然答案很肯定,但我總是擔心,我必須放下我熟悉的工作,去接受一個跟我多年所學的科學教育完全不一樣領域的學問,怎能不害怕呢?腓立比書4章13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上帝的話語鼓勵我,勇敢向前就對了!
跟隨主,走出舒適圈
在神學院,是全新的學習,不是讀讀聖經就可以明白得了的,讀經、禱告、團契是基本,舊約神學、新約神學、教會歷史、教牧諮商、宣教課程等等,在在都考驗著我。常常我在課堂上都是聆聽受教的角色,看神學的指定教科書,還常常看不完,要請教同學,真的覺得自己不足,好渺小;這跟在以前的學校常常是資優生,在醫院當醫師可以面對病人,在醫療團隊中擔任決策者的情況完全不同!若沒有入學時上帝給的話語,我真的撐不住!也謝謝老師與同學的包容與幫助,讓我漸漸上軌道,跟上大家,並開始了教會實習。
教會實習的時候,與青少契的學生相處,不同以往接觸的都是生病的孩子,這些教會的青少年,讓我真真實實和一群可愛、有活力、充滿想法卻正處叛逆期的孩子們相處,學習除了生理的照顧,更多對心理困頓的傾聽及靈性需要的陪伴,這些是我以前想都沒想過的。因著這些學習,我在醫療現場,也有更多的敏銳與體貼來對待病人,雖然常常還是會因為病人眾多而只能提供短短時間的診療,卻多了一份瞭解與關心,也可以藉著替病人禱告,減少病人的擔心與害怕。
愛神愛人的心志
神學院畢業之後,我持續在診所工作,每天過著規律的生活,似乎沒什麼改變。但是,我的病人們常常在看完診之後,給了我正向的回饋,表示我變開朗活潑了,這樣的改變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我是為海外宣教這個大目標努力而進入神學院,沒想到卻在這些小地方得到回饋應證,這是很大的祝福。
我也不間斷我的海外宣教工作,只是義診的部份少了,我接近人群的方式卻變多也變廣了。很多的時候,我陪伴、我分享,我想讓大家知道上帝的醫治、上帝的愛從不侷限在身體,祂更在乎我們是否因祂得到心理的喜樂,心靈的平安。於是,有趣的是,很多第一次認識我的人,會認為我是個特愛分享的傳道人,當他們知道我的正職是小兒科醫師的時候,還會嚇一大跳!讓我不知道該覺得榮幸,還是覺得好笑!也許,我自己也該試著習慣這樣的新身份。是醫師也好,是傳道人也好,總是愛神愛人的心志都一樣。
在醫療現場,身為醫師的我,與上帝搶生命,但是久了,我知道我搶不過,因為凡事皆有上帝的美意;在庸庸日常,身為門徒的我,為上帝贏得生命,久了,我知道我得加快腳步,因為上帝不願一人沈淪,我們都要為祂尋回失喪的羊,同享永生。
▲宣教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