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25.10.22 耶穌是最大的醫生

  • 主題:專題
  • 期數:409(2025年11月)
  • 作者:蔡雨潔
◆蔡雨潔姐妹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

我是一位畢業於花蓮女中,即將至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就讀的大一新生。六月放榜後,楊成湛醫師得知我將成為醫學生,剛好七月26日路加花東義診的地點離我家很近,楊醫師就邀請我參加這次義診,我對醫療跟信仰的結合原本就很感興趣,便欣然答應了。

義診當天早上,我們先將東華大學內的風愛廚房改造成醫療空間,接著大家圍成一圈一起禱告,9點多開始開放民眾入場。這次路加花東義診特別與揚帆協會合作,讓暑假參加教會夏令營的孩子們可以前來看病及看牙齒。看診流程是先到掛號處填寫基本資料,決定要看哪些診(牙醫、中醫、西醫),看完診後再到福音站接受禱告祝福,下午則是舉行佈道會。

聆聽病患的需要

我選擇的是西醫組,負責幫忙配藥。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醫療跟信仰是可以結合的。一名病患就診時,他的脖子看起來有一些紅疹子,醫生很有耐心地詢問他的病況,也開始跟他分享福音。在我身旁一起配藥的阿姨告訴我:「其實很多時候病人不只是來拿藥,而是有一些心理的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就能看出來。像是這位患者,可能有一些壓力而導致局部皮膚問題,透過跟病患聊天,了解疾病背後可能的原因,例如:壓力、重擔,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病患。」原來當醫生背後有很多課本沒有的學問,期許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醫生,聆聽病患的需要,不是為了自身利益,而是能夠真正幫助到病患。

因為我高中剛畢業,還未進入醫學系就讀,所以藥名、原理及療效完全都不了解。看著這些領藥的病患,我理解到自己未來學醫真的很重要,如果學好這些知識,就能大大減少因為開錯藥或是開了不適合的藥而造成病人的痛苦。有一位在等候領藥的奶奶就跟我們說,她手上的傷口很痛,很像一直被咬的那種痛,她平常不太喜歡就醫,真的受不了才來的。我聽了覺得很不捨,更加堅定未來要好好學醫的想法,盼望透過專業知識來減少患者的痛苦。


▲蔡雨潔姐妹(右二)參與義診團服事幫忙配藥

疾病得醫治  靈魂得救贖

下午的佈道會,雖然我從小就是基督徒,但牧師傳講的信息仍然令我非常感動。牧師說到,耶穌是最大的醫生!她曾經為一位長短腳的病人禱告,對方就在她面前被神醫治了。她也曾經重感冒好幾次,而上帝跟她說去吃馬鈴薯和橘子,結果就被醫治了。最後她說到,其實最好的醫治不是疾病得醫治,而是靈魂得救贖!

上帝是又真又活的神,祂創造我們的身體,了解我們身上一切的構造,無論是生理或心理的疾病,祂都能夠醫治,並且使我們的靈魂得救贖。聽完佈道會後,我希望自己未來成為一名謙卑的醫生,知道一切都是上帝所掌管的,而我只是祂手中的器皿。

醫療禾場實踐愛人如己

這次義診令我收穫良多,除了看到醫療跟信仰的結合及實際應用,更感受到醫療現場其實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因為有最大的醫生「耶穌」在當中。我也找到了學醫的意義——盼望透過上帝給的專業,在醫療禾場實踐愛人如己,生命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