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最新文章

2025.10.22 失智症的醫療與照護(六) 失智症患者的精神照護

  • 主題:失智症的醫療與照護專欄
  • 期數:409(2025年11月)
  • 作者:卓良珍
◆卓良珍醫師  路加傳道會董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特約主治醫師
本文摘錄自卓良珍2024失智了怎麼辦?三民書局164-178頁

一、憂鬱症:

失智症與憂鬱症有很多類似的症狀,憂鬱症沒有治療好,海馬迴萎縮會演變成失智症。然而,失智症早期也會合併憂鬱症、失眠等症狀。憂鬱症患者早晨心情低沉、出現倦怠感、注意力及記憶力差,但經由提醒可以想起來,失智症經提醒仍然想不起來。

1. 原因:

(1)心理層面:意識到自己的體力、健康走下坡,面對勞力工作常心有餘而力不足。親朋好友一個個離世,可以談心的人減少了;同學會停辦了,覺得孤單與悲傷。

(2)社會層面: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滑落,人際關係斷絕,社會支持網絡減低,自我認同出現迷惘、茫然,煩惱自我價值,成就感被剝奪。

(3)生理層面:壓力或老化讓海馬迴萎縮,導致近事記憶力降低,調節壓力的功能變差,受不了一點點壓力而生氣、煩躁,引起腦下垂體分泌腎上腺皮質素(ACTH),刺激腎上腺皮質層產生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artisol),引發失眠及腦細胞基因轉錄的變化,造成憂鬱症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缺乏,產生憂鬱症。

(4)血管型憂鬱症:常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呈現遲滯、認知功能差,少焦躁不安、少愧疚感。腦影像呈現血管狹窄或堵塞。約有30~50%的腦中風患者產生憂鬱症,因腦血管的出血或栓塞,降低了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及麩胺酸的生成,而產生憂鬱症及血管型失智症。


▲血管型憂鬱症

2. 照護要領:
   
(1)安撫與陪伴:需有人陪伴,跟他做朋友,維護其安全感,被愛與歸屬感。若過度悲傷或情緒激動之時,適當的身體接觸與安撫優於語言的溝通,例如:握手、輕拍肩背、撫摸臉頰、額頭、擦乾眼淚等。失明長者較敏感,不宜撫摸前胸,勿時常更換陪伴者;有合併妄想者,身體接觸要小心。

(2)光線:晨昏分段照太陽,每次5~10分鐘,可減輕遲滯型憂鬱及白天的昏沉思睡,增加活力及改善睡眠。

(3)懷舊:聽唱老歌、看舊照片、欣賞舊家具、古董、看昔日的漫畫或故事書等,可滿足退化心理防衛機轉的需求,紓解壓力降低憂鬱。

(4)抗憂鬱劑:是一種神經滋養因子有保護腦細胞的功能,對失智症患者也有幫助。

(5)外出活動:盡量外出走走可調劑身心;參加社團、合唱團及社區學院等能夠增加自尊心、自信心,調適憂鬱情緒。

(6)跟小孩子溝通玩耍:沉浸在年少時代的心境,無憂無慮的青春年華能暫時忘卻現實的痛苦光景。

二、譫妄:

老年失智患者罹患譫妄狀態是正常老年人的五倍。譫妄是因身體疾病、感染、中毒等所造成的短暫意識及定向感的混亂狀態,雖然譫妄是可恢復的,但往往也是致命的。

1. 症狀:
   
(1)突然意識迷糊,斷斷續續維持數小時或數天。

(2)呈現很安靜(遲滯型)或激躁不安。

(3)小蟲、星星、飛蚊樣浮動性的視幻覺。

(4)注意力差、恍惚、突然短期記憶力消失。

(5)夜晚失眠、白天嗜睡。

(6)人、時、地、物的定向感差。

(7)說話沒條理、紊亂。

2. 原因:
   
(1)肺或泌尿道感染,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不一定會發燒。

(2)手術後的麻醉恢復期。

(3)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疼痛等。

(4)服用多種藥物或鎮定劑。

3. 照護要領:
 
(1)老年人腎功能逐漸衰退,對藥物的代謝較緩慢,容易積蓄而中毒產生譫妄,所以服藥盡量簡單。

(2)維持良好的飲食,補充營養及水分。

(3)生活環境不吵雜,確認助聽器或眼鏡沒戴錯。

(4)少用導尿管,容易感染。

(5)避免不需要的家具變換位置。

(6)鼓勵熟人多陪伴失智患者。

(7)轉介給醫師處理譫妄問題。

三、精神病、妄想:

容易脫離現實,出現無中生有的聽、視、味、觸等幻覺及別人無法感受到的妄想。

1. 原因:
   
(1)深怕自己的東西遺失或被偷,而藏在別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需要用時自己反而找不到,而怪罪別人偷走。

(2)忘卻近事仍存留往事,覺得過去的事件比現在發生的事情更真實,甚至白天會看見死去的親人或朋友。

(3)路易氏體失智症會看見輪廓清楚的視幻覺人物,不是浮動的小蟲、星星、飛蛾等視幻覺。

(4)判斷力差,誤將親人認為是冒名頂替者,而引起害怕、恐懼、生氣、激動不安。

(5)失智患者的海馬迴萎縮,旁邊的杏仁核也會萎縮,而失去壓抑負面情緒的功能,產生激躁不安、疑心、恐懼、妄想等。

(6)阿茲海默症因類澱粉蛋白充斥在腦神經細胞間隙之間,導致麩胺酸鹽再吸收回去的機制降低,以致過量的麩胺酸鹽堆積在神經突觸之間,引起激躁不安、妄想、幻覺,必需使用美金剛胺(Memantine)暫時壓抑麩胺酸鹽及鈣離子在海馬迴NMDA受體的過磷酸化(過氧化),減少情緒激動的困擾。

(7)未經醫師診斷,自行服用含有麻黃素或生物鹼的草藥,或服用含有安非他命類的減肥藥,容易產生譫妄、妄想及出現激躁不安的情緒。

2. 照護要領:
   
(1)不跟有妄想症狀的失智患者爭辯,帶他外出看風景或逛街,可轉移其注意力。

(2)幫偷竊妄想的失智患者在他枕頭下、床鋪下或另一個抽屜找找他遺失的物品,也有可能將物品丟在洗衣籃或垃圾桶裡。

(3)居住環境光線要充足,避免昏暗而增加視覺的誤判。有時反光折射的影像,例如:鏡子、魚缸或影子,會嚇到患者。

(4)不要在失智患者面前耳語,竊竊私語會強化患者的疑心妄想。

(5)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可以降低妄想及幻覺,減輕激躁不安的情緒症況。

(6)路易氏體失智患者不宜使用抗精神藥物,會引起強烈的「錐體外徑路症候群,EPS」。可以使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加上抗膽鹼激素抑制  及美金剛胺等藥物,來改善視幻覺及妄想。


▲ 路易氏體失智症
          
四、遊走:

失智患者外出走走是良好的表現,但是漫無目的遊走反而有害。例如:走到百貨公司卻不曉得回家;隨便走到醫院病房,干擾醫護人員的治療及患者的安寧;不守交通規則而車禍;晚上昏暗外出而跌倒等。

1. 原因:
   
(1)被自己的幻覺嚇到而想逃離住處,或受幻聽的指使走離住家。

(2)沉溺在昔日工作的生活,想要出去上班。

(3)想尋找老朋友卻毫無目標,四處遊蕩。

(4)感覺無聊而想出門透透氣,卻越走越遠,迷失了方向。

(5)想出去上廁所、尋找食物、喝水,卻不知道如何回家。

(6)剛入住長照機構,周圍環境及人物皆不熟悉,缺乏安全感與歸屬感,想外出尋找熟悉人物。

2. 照護要領:
   
(1)戴上追蹤器,使用衛星定位隨時確定患者位置。

(2)在門口設置自動門鈴,患者走出門口便會響鈴,提醒照顧者注意患者外出時間是否合宜。

(3)患者若干擾到他人安寧或靠近醫療器械等,帶離他從事有興趣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照顧者外出時,也可以請患者陪同。

(4)患者欲外出尋找親人時,請親人告知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會客。

(5)若患者欲外出尋找過世的家人,照顧者趁機會陪他外出看看風景,逛商店轉移其注意力,過一陣子患者就會忘記要找離世的家人。

(6)長照機構可在大門口掛一個大招牌或明顯的照明燈,好讓走失患者找到回家的目標。

(7)若患者因為無聊想出去走走,可提供患者有趣的活動,或跟友善的人交談,留住他不外出。

(8)以符合人性、安全的方式來「被動約束」患者,例如:將出入的門噴上跟周邊牆壁一樣的色彩,使想獨自外出的患者不得其門的位置而出不去。最不得已才使用鎮定劑或鎖門。

五、激躁與攻擊:

2008年Steinbery等人統計5年的盛行率為44%,長照機構的盛行率占50~60%,可能因為失智症的退化(前額葉控制衝動行為的眶額區Orbits Frontal Area萎縮)、譫妄、疼痛等而引起。

1. 原因:
   
(1)患者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而出其不意地攻擊照顧者。

(2)被鏡子的反射嚇到、恐懼而攻擊人。

(3)因妄想而誤以為照顧者要害他,先下手為強攻擊人。

(4)具激躁型憂鬱的失智患者,內心承受不了坐立不安而發洩攻擊人。

(5)泌尿道感染,身體不舒服,造成煩躁發洩攻擊人。

(6)膝關節炎,走路疼痛不適而發洩攻擊人。

(7)環境改變,不能適應新環境而混亂騷動。

(8)照顧者不在或是換人,因缺乏安全感而焦躁不安。

(9)催促患者起床太急迫,造成心理壓力而攻擊人。

(10)照顧者時常糾正患者或跟他辯論而激怒他。

2. 照護要領:
 
(1)提供圖案讓患者指出他所需要的是什麼。

(2)移除或覆蓋住鏡面、魚缸等足以反射影像的物件。

(3)處理泌尿道感染或膝關節炎等身體不適。

(4)遠離環境搬遷變換的時候,可以做些活動節目。

(5)盡量不要更換照顧者,家屬或照顧者應多多探視患者。

(6)導正照顧者對患者的照顧方式、溝通語氣及態度。

六、日落症候群:

黃昏光線晦暗之際,因視力不良、判斷力差,看見平時的物件變得不一樣而害怕、恐懼、缺乏安全感。

1. 原因:
   

(1)傍晚身體較疲倦,無法適應外界光線變化而坐立不安。

(2)比早晨少活動,且無法分辨光線是太陽或燈光。

(3)黃昏下班時間車水馬龍的交通雜亂聲、吵鬧的電視或收音機聲音,導致患者意識混淆。

2. 照護要領:
   
(1)白天盡量陪伴患者外出走走,接觸陽光,提振精神及安撫情緒。

(2)白天進行團體遊戲、舞蹈、肌力訓練等,能夠改善情緒、抒解壓力,提升精神活力。

(3)使用大型時鐘提醒患者現在的時刻。

(4)給予玩偶或玩具來安撫情緒及連結別人。

(5)避免活動太頻繁而混亂,需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6)照顧者的疲憊或壓力反應,會影響患者感到不安。

(7)薰衣草、洋甘菊、佛手柑等精油按摩或蒸氣吸入,有安定情緒之鎮靜作用。

(8)允許患者處在安靜的環境片刻。

(9)使用安全搖椅可以提供溫和舒適的刺激。

(10)傍晚昏暗之際,關閉窗簾,打開低亮度的燈光,並提供熟悉的物件及賞心悅耳的音樂。


▲日落症候群